随着近年来国内人均GDP上升,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逐渐提升。曾今百姓生活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已经悄然多了一个奶。当然,提到中国的乳制品市场,蒙牛绝对是不可不提的品牌。
8月14日,蒙牛还入选了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份股,跻身港股可持续发展表现排名前30,被资本市场认可为港股可持续发展表现最为卓越的企业之一。
(图源:雪球)就在8月26日晚间,蒙牛乳业发布了截止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报告。业绩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蒙牛各项业务均已实现了强劲复苏,但财报发布翌日,蒙牛股价收跌2.61%,截止8月28日港股收盘,蒙牛股价却反涨10.42%。那么,资本市场对于蒙牛这份财报究竟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回归到这份财报,我们应该如何去解读?
营收同比下滑5.8%,奶粉与液态奶成增长黑洞
从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来看,蒙牛在营收上喜忧参半。特殊时期影响了中国乳业的发展,使得蒙牛在第一季度奶业上下游业务端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从3月起,蒙牛逐渐恢复正常,4月实现了同比双位数增长。
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4亿元,同比下降5.8%。但蒙牛的可比业务收入为人民币.亿元,相较于年上半年.亿元,同比增长在9.4%左右。
蒙牛的主要业务分为,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及其他产品。上半年液态奶的收益为.亿元,占总收入的86.8%;冰淇淋的收益为22.亿元,占总收入的5.9%;奶粉收益为22.亿元,占总收入的6.1%;其他产品收益为4.亿元,占总收入的1.2%。
可以发现,蒙牛的营收下滑主要是受到液态奶和奶粉两个分支的影响。液态奶的业绩下滑更多的源于国内乳业竞争愈发激烈。数据显示年全国液态奶行业的销售量同比增长0.03%,全国乳制品销量增速仅为1.09%。乳制品行业增长趋于停滞,存量市场下竞争愈发激烈。
在鲜奶的冷链运输方面,光明、三元、新希望均在各自的优势区域对蒙牛发起进攻;而在奶源的争夺上,伊利在四川、安徽、浙江、湖北等地拥有自建、合作牧场多座,加大了奶源的布局力度,对蒙牛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除此之外,三元股份、中国飞鹤、天润乳业等后起之秀,也瓜分了蒙牛一部分用户。
而奶粉的业绩不理想则是与蒙牛去年出售君乐宝、收购贝拉米有关。据悉,去年7月,蒙牛公告表示以40.11亿元的价格出售君乐宝股权,同年9月,蒙牛又以约71亿元的对价收购澳大利亚奶粉品牌贝拉米。一买一卖之间,蒙牛的奶粉业务深受影响。
君乐宝一直都是蒙牛奶粉业务收入增长的最大功臣。金融数据和分析工具服务商万得数据显示,-年,蒙牛奶粉业务收入分别为40.4亿元、60.2亿元、78.7亿元,而同期蒙牛旗下奶粉业务主要平台雅士利的营收分别为22.8亿元、30.3亿元、34.3亿元,其中的差额部分主要来自君乐宝。而从目前来看,并购贝拉米暂未对蒙牛的奶粉业务起到提振作用。
除了受细分业务的影响,舆论的压力同样对蒙牛的营收造成了部分的影响。据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的数据显示,蒙牛产品出现过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