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的经营根基
现在通过财报来看看伊利股份的经营数据。
1、负债的偿还能力:单位:亿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公司有一定的偿债压力。公司最大的一笔32.62亿人民币的美元债券要到年才到期。计算得出年短期的有息债务约为.89亿。压力还是很大。从这一点来看公司募集资金有一定的必要性。不过,伊利股份的财务费用并不高,今年突然的增多是因为汇兑损失造成的。
、、这三年伊利股份的分红总额是.56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69.21%。为什么不用来减少负债呢?跟其他好多公司那样分红30%,剩下的80.2亿元用来还债,那样我认为符合公司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公司发行了5亿美元的债券,如果这5亿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使用。而且人民币对美元应该是长期升值的。那么5年算下来是不是还赚钱?我瞎想的。
总结:伊利股份现在的债务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蒙牛乳业其实也比伊利股份的债务压力更大,年报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年为.52亿,年为.55亿。蒙牛的现金及银行结存有.97亿,跟伊利股份差不多。
2、鸟瞰现金流量表公司的基本经营状况应该是好的。但是,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连续三年都在减少。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只有-0.47亿,并且伴随着债务的提高。年借的钱不但花完了,到了年债务还越来越多了。看来确实需要募集资金中的38.6亿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项目。
通过上面表格的比较,我们可以比价直观地看到,伊利股份是明显好于蒙牛乳业的。近7年的投资比蒙牛乳业要少30亿左右。筹资净额是伊利净支出接近亿,蒙牛乳业净入.63亿,一个是挤奶的牛,一个是吃奶的蒙牛。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之间的差距近三年越来越大。
总结:公司的经营状况不错,但是投资越来越大,导致负债越来越多。现金流紧张。但是比蒙牛乳业好很多。
3、运营能力基本数据
整体来看伊利股份比蒙牛乳业要好一点点,伊利股份可以做到用别人的钱来发展自己。只有存货周转天数略微比蒙牛乳业差一点。从这7年的数据来看,伊利股份的经营一直保持稳定。并且,优于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
三、这4个现象是不好的预兆吗?
在阅读伊利股份年报时,发现了4个我们不好解释的现象,现在拿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1、坏账计提比例为什么减少?
我们发现年应收账款组合计提项目2中,3个月以内计提比例为3.73%、4-6个月为7.96%、7-12个月为23.58%、1年以上为%。但是年对应的计提比例分别为7.74%、16.43%、41.33%和%。我记得唐朝老师的书中说过“事反必有妖”,特别是公司改变计提坏账比例。
如果按照年的标准,年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应该是1.4亿。
2、借款利率上升
年我们总结的伊利股份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30天的利率一般在1.6%左右。但是,到了年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30天的利率都到达了2.2%左右。公司有.34亿元的现金储备,但是借款的利率一直在上升,这个有点讲不通。
3、借款跟小额贷、保理款的关系
在其他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中我们把其中的小额贷款和保理款整理一下。其中,小额贷款总额从年的13.29亿,到年的31.14亿。保理款从年的21.49亿,到了年的35.85亿。这两项相加从年的34.78亿到了年的66.99亿,增加了32.21亿元。
公司短期借款从年的45.6亿,增长到年的69.57亿。而且超短融发行了36期。我们想知道短期借款和超短融跟公司给上下游产业链的小额贷款和保理款,有没有很强的关系。我们有点担心公司会不会有短贷长投,这样其实有点危险。
4、为什么投资了好几家投资基金公司?
年公司投资了PAGASIACONSUMERL.P公司19.25亿元,之前还投资过好几家投资基金公司。我们不明白的是,公司是做乳制品的,为什么要投资跟主业不相关的公司?
四、总结
产品上谁好谁坏不太好说,不过伊利股份的奶粉做得比蒙牛乳业要好很多。蒙牛的巴氏奶做的比伊利好。伊利的巴氏奶我附近的便利店、超市和盒马都没有卖的。本来是想自己把蒙牛跟伊利的各个产品品尝完,然后做个点评。但是,我喝完之后……发现没啥太大的区别。
还是那句话,我们认为有两种企业值得长期投资。第一种:这家公司在主行业内没有对手,这类企业比如:腾讯、滴滴。第二种:这家公司在行业内比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总是好那么一点点。伊利股份是属于第二种企业,不过通过我们整篇文章的分析,发现伊利股份其实单纯从年报上来看是好出蒙牛乳业一大截的。
编辑不易,各位看官用发财的小手给小编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