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区域乳企生存指南燕塘乳业科迪乳业如何摆脱
TUhjnbcbe - 2023/8/16 20:32:00
主治白癜风疾病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06/7117848.html

导读:

北方地区的孩子,大多都玩过滚雪球的游戏,一个小小冰块,或者一把雪,在雪地上不断滚动便会迅速成为一个大雪球,只要有足够力气,雪球就会越来越大,这就是著名的滚雪球效应。

具象到产业,激烈市场竞争中雪球林立,两球相撞时,会有两种结果,第一:小雪球被大雪球吞并。第二:小雪球被大雪球击碎。因此,若不想出现上述结果,唯一的方式就是让自身越滚越大,大雪球不敢与你相撞,小雪球更会依附与你。当前的国产乳业,有着不少大雪球,除了伊利、蒙牛两巨球,君乐宝、飞鹤、新希望等也是越滚越大,形成了欣欣向荣的乳业振兴格局。

聚合效应下,行业洗牌业加快,一些中小乳企受到冲击,尤其是区域乳企,地域的局限、经营理念的落后,让其雪道日益狭窄、边缘化。燕塘乳业、科迪乳业就是典型代表。业绩乏力、出现种种乱象,也影响了资本市场态度,伴随着伊利、蒙牛等全国性乳企深耕区域,燕塘乳业、科迪乳业们能坚守住大本营吗?生存逻辑发生怎样变化、如何摆脱雪球效应呢?

作者:蔡禾

来源:首条财经-首条研究院

又到年报季,几家欢喜几家愁。无论业绩好坏,上市公司都要交上一份“作业”,向投资者公开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

聚焦乳业,巨头伊利在2月27日交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年报,不但继续蝉联亚洲第一,并且创下历史最大增幅,着实令人赞叹。铑财也就此发布名为《稳居亚洲第一伊利“洋流效应”的逻辑究竟是什么?》的文章,梳理其成长逻辑。

伊利的成功,为年全面实现“奶业振兴”,再注一针强心剂。不过,“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行业现状,还是引发了更多乳业人的冷静思考。

从行业来看,两级分化加剧、二八甚至一九现象凸显。放眼年,既有蝉联亚洲第一的伊利、首家奶粉破百亿的飞鹤、酸奶与奶粉双丰的君乐宝、新品不断、营销创新的三元食品、股价一路飘红的新希望、引领羊奶粉市场的澳优乳业等亮眼乳企。也有贝因美的卖资保壳、完达山关联子公司的资金链闹剧、上游企业圣牧的连续亏损、燕塘乳业的违规建厂、科迪乳业的低温奶套路等刺眼现象。

繁荣与乱象交汇,勾勒出了国产乳业的机遇与挑战。也展示出行业更一步优化提升的空间和可能性,尤其是区域性乳企。

燕塘乳业多事之秋

以燕塘乳业为例,这家始创于年的乳企,被普遍认为是广东地区的标杆,不仅是华南首家,且唯一一家D20企业,更在年成功上市逐鹿资本市场,一度风光无限。

不过,年确是一个小年,这家地道的区域性乳企,过得并不算太好,从其年报中便可得知。

近日,燕塘乳业对外披露了年业绩快报显示:燕塘乳业年实现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增长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万元,同比下滑65.20%。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燕塘乳业曾对业绩预告进行修正,将年净利润的变动区间由.07万元至1.33亿元,修正为.03万元至.07万元,同比变动幅度-70%~40%。

净利润腰斩。对于市场相对稳定的区域性乳企来说,这很不正常。更何况这是燕塘乳业自年以来首次净利下滑。

业绩变脸,牵动着投资者的心,也引发了一些普通消费者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区域乳企生存指南燕塘乳业科迪乳业如何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