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其实有很多家企业参与到乳业里,其中蒙牛和伊利是比较知名的产业,但是在近期两家公司发布的业绩年报来看,蒙牛相较于伊利的营收竟然差了高达百亿,所以伊利的发展可以说是比蒙牛更加快速,其中蒙牛具体营收了大约六百九十亿元,伊利大约营收了七百八十亿元,全年营收相差近百亿,蒙牛的净利润是30.43亿元,而伊利的是64.52亿元,净利润才是伊利的1/2。
其实在两家开始发展的时候,定位就是十分相似的公司,发展规模刚开始差不多,但是在发展了几年之后,蒙牛就没有伊利发展的好,距离被越拉越大。那么蒙牛到底差在哪里?主要是因为两家最初发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在最初年的时候,当时是牛根生开创了蒙牛公司,自此有了蒙牛这样一个品牌,他辞去了伊利集团副总裁的职位,后来发展了几年以后蒙牛的发展已经有不错的规模,甚至进入了乳业中的前三强的排名,蒙牛发展至年的时候,蒙牛的业绩第一次超过了伊利的业绩,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乳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且蒙牛的营销策略做的也十分的好,宣传到位,所以蒙牛正好迎合了人们对液态奶越来越依赖的需求,而且当时蒙牛主推的乳制品就是液态奶的类型,因此当时发展的飞快。
蒙牛在宣传方面做得也十分好,比如蒙牛在电视上有自己的广告,或者是用当时大火的节目,比如超级女声用来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所以在当时蒙牛的市场份额一直是业内第一名,但是蒙牛这样飞速的发展过后,迎来了低谷。
在年的时候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全国的乳业在当时可以说是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比如很多企业产出的产品都需要在各个商店内下降。蒙牛和伊利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态度是不同的。蒙牛认为经销商也应该负责任,但是当时很多经销商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伊利当时当时把全部责任揽了下来,所以伊利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这样伊利在无形中就比蒙牛多了很多群众的支持。
发展至年的时候创始者退出蒙牛的领导,所以中粮继牛根生之后成为了蒙牛的再一个拥有最多股份的大股东,当时很多员工也离开了这家公司,导致公司内部遭受了很大的打击,而且业绩也不断下滑,这次打击加上之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伊利发展比蒙牛快速很多。
年可以说是蒙牛和伊利发展差距越来越明显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蒙牛推出的产品类型很少,而且在宣传方面并没有很十分出色,而伊利却在这一年推出了众多新产品类型,口感十分繁多,也受到了很好的反响。之后伊利又借鉴了蒙牛当初的宣传方式,比如借助《奔跑吧,兄弟》节目受到了很多大众的支持。甚至超过了莫斯利安。而且伊利旗下的QQ星,金典等品牌通过在很多娱乐节目中露脸,市场份额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购买伊利,所以伊利能够超过蒙牛也是因为在销售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蒙牛在最初比伊利发展更快更好是因为蒙牛更能迎合大众对乳制品的需要,而且当时产品是液态奶,受到大众的欢迎,可以看出市场定位很准,但是蒙牛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他曾经的优点后期没有了,当不再保持这些优点时候慢慢的也就被伊利赶超。
现在蒙牛同样发展很好,而且在乳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金字塔,在最顶端是伊利和蒙牛两家公司,其实两家公司的定位非常相似,而且发展规模也很可观。在乳业市场里,其他企业也在保持持续发展,而且乳业市场几乎是这两家大头公司的在不断的争夺消费者。
除了这两家公司乳业市场内比较知名的,比如光明,三元等企业,他们的销售也十分的可观,他们一直发展想要追赶顶端的企业。在金字塔的下端就是一些地方上独有的企业,他们市场份额很小,推出的产品种类也比较单一,口感也没有出名的品牌出色,所以他们发展的范围就很有限。
我国虽然产奶量很大,但是人们的消费量并没有跟上去,慢慢的居民们对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所以我国的乳业市场规模一定更大,同时国际市场也是强大的竞争对手,比如婴幼儿奶粉是大家比较重视的一个地方,所以这对于蒙牛和伊利这两家公司来说是他们的机会,也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挑战,他们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产品质量的管理才可以使消费者相信他们的奶粉,走向更加知名的国际市场。
虽然两家公司的业绩差很多,但是他们的销售额仍然是业内的前几名,所以两大品牌未来一定可以发展得更好,期待发展更加辉煌的蒙牛和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