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戴婉秋姚雅轩曾彤
编辑
戴婉秋
5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伊利质检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再次谈到“跨境电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隐忧,表示本意是加强监管。
而在5月22日,媒体报道李翠枝提出“建议将跨境电商税率与一般贸易税率等同,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的消息时,网上议论纷纷,不少网友当下表示:喝不起奶了!
据了解,李翠枝女士这一议案一旦落实,奶粉只能通过大贸的方式进口,而进口需要繁杂的手续和高税额,最终的结果是,进入市场销售的价格会比原来高得多,奶粉的新鲜度也难以得到保障。
对此,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留言提出质疑,认为伊利代表此提案存在谋私之嫌。但是李翠枝在采访中表示,提出此议案其实是为了加强对跨境电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管,降低这种特殊食品的安全隐患。我国目前跨境电商婴幼儿奶粉的监管制度还有待完善,监管力度还不足,不能对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相关的备案、注册、检验等。
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电商平台购买进口婴幼儿奶粉,但是这背后存在的风险却不容忽视。年7月,海关总署公布的全国各直属海关检出未准入境食品信息中,就有12款跨境奶粉、乳制品因未按要求提供合格证书、超过保质期、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原因被退运或销毁。年央视报道了一起西班牙警方捣毁包装假奶粉地下工厂的新闻,而被缴获的假奶粉主要将销往中国。
而提到国产奶粉,绕不开的就是“三聚氰胺”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国产奶粉花了整整10年才走出三鹿奶粉的阴霾。直到年,中国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才第一次重新回到了三鹿事件前的六成。
而又在不久之前,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将一款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销售给牛奶过敏儿童,虚假宣传特殊功能,涉嫌消费欺诈,而后被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进行彻查。
除此之外,年,安徽阜阳发生劣质奶粉事件。年,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全国。的今天,居然还能出现“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叫世人气愤且恐慌,“固体饮料”,却被无良销售的丧良心误导,伪称特医奶粉。做黑心生意忽视婴儿安全,是对道德与法律底线的脚踏,应该严惩不贷!种种奶粉恶劣事件都时刻警醒着大家,怎叫人放心?
在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担忧再次升起的时候,李翠枝代表又提出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这种“前后夹击”的紧迫感,一时间激发广大网友的情绪,抛出13个问题,来提问李翠枝代表提案的合理性。
第一问:为什么要提出“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剔除”的议案?
此前婴幼儿奶粉被纳入跨境电商清单,因此进口手续较为简便,税费享有一定优惠,可以让消费者买到更新鲜、价格更便宜的商品。
即便是为了减少劣质进口奶粉流入中国的风险,但是直接“将婴幼儿奶粉配方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难道不会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吗?
第二问:李翠枝女士的提议有广大普通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支持吗?
作为人大代表要俯下身倾听群众的声音。
但李翠枝女士建议:将“一生饮奶计划”纳入国家战略,实现国家学生饮用奶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覆盖。同时建议将跨境电商税率与一般贸易税率等同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不知这个提议有无考虑普通人民的真实需求?
第三问:该提案是否真的能改善广大普通民众,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饮奶情况?
虽然国家一直在推行蛋奶工程,但最终到消费者手中根本是“货不对板”,李翠枝女士的提案是为了国产奶粉行业的发展还是为了满足中国人民的奶粉需求?
第四问:因为一些进口奶粉存在问题,难道就要一棍子打死所有进口奶粉吗?
那些存在问题的进口奶粉自然是要进行打击,但是其他质量合格的进口奶粉难道就应该遭到打击吗?
第五问:一些电商平台进口奶粉存在问题,最重要的难道不是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吗?
既然谈到了对电商平台上进口奶粉的监管存在漏洞,为什么不填补这些漏洞,反而是将进口奶粉名单从跨境电商平台删除呢?
第六问:国外高品质奶源地区的奶粉没有大量出口到我们国家,劣质奶粉却可以跨境,这是哪儿出了问题?
第七问:近段时间又出现国产奶粉负面事件,相关行业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近年来不少国产奶被抽检出质量问题,国产奶能给消费者什么样的保障?
第八问: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相比,优势在哪里?
三鹿事件发生后,以伊利蒙牛为首的国内乳业集团制定了一款可以被称为全球最低乳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在这则标准中规定每百克生乳的蛋白含量为大于等于2.8克,而标准修改之前的标准是不低于2.95克。至于生鲜乳菌落总数以前允许每毫升50万个,现在是每毫升万个。
国产乳业的质量和产量要如何达到需求?
第九问:进口奶粉的竞争削弱后,国产奶粉可以做得更好吗?
国产婴儿奶粉竞争不过进口奶粉,却通过行*力量的加持,设置不合理市场保护门槛,让国外婴幼儿奶粉进不来。现在没有竞争了国内奶粉可以做得更好吗?
第十问:以前国产奶粉负面事件层出不穷,提议之后的监管制度会加强吗?
前有年的因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后有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当所有人以为奶粉产业监管已经加强时,湖南郴州却再现“大头娃娃”给群众当头一棒。
在国产奶粉事件层出不清的情况下,一旦将“一生饮奶”纳入国家战略,之后的监管制度会有所加强吗?
第十一问:此提案会使国产三大乳制品公司的市场份额提升吗?
从国内个大乳制品披露的年年报来看,伊利、蒙牛、光明分别以亿、亿、亿营收位列三甲。其中伊利和蒙牛瓜分了国内七成市场。
如果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剔除。不难想象中国乳业市场将会面临怎样的局势。请问,这是在搞垄断吗?
第十二问:如果小孩一直喝惯了一款进口奶,其它牛奶不适应怎么办?
当下很多人消化功能都不太好,对于孩子而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尤其像这种喝进肚子里的东西,伊利用什么保证每家每户孩子的胃都能适应你家的牛奶?
第十三问:李翠枝女士是不是有间接替伊利集团打广告的嫌疑?
李翠枝女士作为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伊利代表,提出此建议,很容易让人觉得她在为伊利集团打广告。
奶粉品质的优劣,其实本质上不在于“国产”或“进口”的标签,而是生产技术和安全质量保障。
在规范的市场竞争下,企业为了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必然会提升产品质量。但是也不免有人被利益蒙蔽双眼,妄图通过不法手段获利,甚至于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而此时,最重要的一道保险就是有关部门的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完善。
年10月,《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规定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发布《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
虽然对国产奶粉的质量规定和监管还在不断提升,但这些措施依然还不够,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任重道远。
上海归再读网络科技董事长李骁在评论到中国再次发生*奶粉事件时,使用了一个词“易粪相食”。“每种食品的生产者都清楚自己制作的食品是垃圾,因此从来不吃,长此以往,每个人吃的都可能是垃圾。如果不从上到下,从制度到立方全方位的深度治理,中国要想走出食品安全的恶行循环为时尚早。如果每个人都站在利己角度漠视公共规则,则我们每个人都将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