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天不吃饿得慌,哪还有心思炒股啊,在食品加工行业就是如此,我们一边吃着喝着它们生产的东西,一边研究如何买人家的股票,14亿人硬生生消费出了十多个牛股,行业板块15年涨幅达40倍,更别说那些业绩强劲的股票了,翻百倍都是常有的事,让我们来简单盘点一下都有哪些牛股吧。
一、伊利股份
伊利股份可谓是食品加工业的中流砥柱,该股年上市,经过24年风风雨雨越来越有大哥风范,累计涨幅达倍,投资者如果上市之初就和它死磕到底将会赚的盆满钵满,近10年来经营规模逐步扩大,营业收入从年的亿攀升至年的亿,净利润同期由18.1亿攀升至69.3亿,净资产收益率更是常年保持在20%以上,目前市值已达亿,属于小霸王级别的食品加工股。
二、海天味业
海天味业算是近几年食品加工行业的大黑马了,买到这只股票的并长期捏着的股友们眼光不可谓不辣,该股从年上市至今,短短6年时间涨幅就达14倍,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像样的调整就一路高歌直奔元每股的大关,营业收入从年的60.9亿攀升至年的亿,净利润同期由15.7亿攀升至27.02亿,净资产收益率稳定保持在30%以上,目前市值已昂首雄踞食品加工行业第一把交椅,高达亿,是伊利股份的2.5倍。
三、双汇发展
双汇发展也是一位资历颇深的食品加工业常胜将*了,该股年上市,21年累计涨幅达80倍,一根火腿肠硬是走出了国际范儿,营业收入从年的亿攀升至年的亿,净利润同期由13.3亿攀升至54.4亿,该股最大的亮点是净资产收益率步步高升,年已达37.37%,目前市值已达亿,在食品加工业也是可以坐上前三把交椅了。
四、安井食品
安井食品应该属于食品加工业的后起之秀了,年上市,短短3年累计涨幅达11倍,股价大有和海天味业比拼之势,截止年12月28日已涨至元每股,堪称冷冻食品界一哥,营业收入从年的12.2亿攀升至年的52.7亿,净利润同期由0.71亿攀升至3.73亿,但是净资产收益率近年成下降趋势,目前市值已达亿。
五、中炬高新
中炬高新是食品加工业的老大哥了,年上市,至今累计涨幅已达倍,被姚老板举牌后股价像窜天猴一样一路高歌猛进,在调味品业占有一席之地,营业收入从年的17.4亿攀升至年的46.7亿,净利润同期由7.47亿攀升至15.37亿,净资产收益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目前市值已达亿。
六、涪陵榨菜
吃泡面时就着一包榨菜吃可谓是美不胜收,就这样一包小榨菜硬是撑起了涪陵榨菜亿的市值,年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达14倍,营业收入从年的7.05亿攀升至年的19.9亿,净利润同期由0.9亿攀升至6.05亿,净利润率不断升高,9年翻了2倍,净资产收益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七、盐津铺子
以干果发家的盐津铺子,别看个子小,可是个头窜的很快,年上市距今不过三年之余,股价就像拔地而起一样涨了11倍,营业收入从年的3.69亿攀升至年的14亿,净利润同期由0.27亿攀升至1.28亿,但该股净资产收益率在年上市后呈现陡降的形势,股价从今年10月份攀升至.88元后就呈现调整态势,跌幅高达30%,需要格外注意。
八、绝味食品
除了广为人知的周黑鸭,其实绝味鸭脖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甚至比周黑鸭更高一筹,港股周黑鸭的市值亿,而绝味鸭脖市值已达亿,后者是前者的2.5倍,从这点来看绝味食品就不可小觑,年上市至今三年涨幅达5倍,它的营业收入从年的13.2亿攀升至年的51.7亿,净利润同期由0.39亿攀升至8.01亿,净利润率一路上升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经营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常年保持在20%以上。
八、桃李面包
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提起桃李面包总是让人容易回想起小李飞刀,哈哈,也许名字太对称了吧,但是就这么一家烘焙企业,从年上市以来股价是持续攀升,累计涨幅5倍,营业收入从年的12亿攀升至年的56.4亿,净利润同期由1.46亿攀升至6.83亿,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股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营业收入增长较快持续攻城略地,但是净利润增速却较慢龟速前行。
九、千禾味业
调味品行业的股票似乎很容易走出走出一番别有洞天的景象,千禾味业年上市,四年时间股价涨幅达16倍,堪称小霸王级别,营业收入从年的5.03亿攀升至年的13.6亿,净利润同期由0.47亿攀升至1.98亿,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股净资产收益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且近期高管存在频频减持,需要格外注意股价是否会进行较大的调整。
十、金禾实业
要说食品添加剂,金禾实业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利润占比达到75%,该股年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达5倍,营业收入从年的22.8亿攀升至年的39.7亿,净利润同期由1.86亿攀升至8.09亿,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股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率都出现先上升再下降的态势,且净资产收益率是加速下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近三年一年不如一年,投资者需注意相关经营风险。
通过以上分析,食品加工行业牛股营业收入-年营业收入普遍增长率在2-3倍,而净利润却普遍增长3-5倍,净利润率大部分都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且净资产收益率普遍在20%以上。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较多具有很强的议价权,随着国民经济GDP和消费者物价指数波动上涨,涉及民生,也使得食品加工行业没有周期股那种明显的特征,只要稳定持续经营,管理有方,价格合理,消费者买账,大多都取得了不错的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