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英雄之旅,生命的教化之旅
女神啊,
请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致命的忿怒,
那一怒给阿开奥斯人带来无数的苦难,
把战士的许多健壮英*送往冥府,
使他们的尸体成为野狗和各种飞禽的肉食,
从阿特柔斯之子、人民的国王同神样的阿基琉斯最初在争吵中分离时开始吧,
就这样实现了宙斯的意愿。——《伊利亚特》
“荷马史诗”包括两部作品,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巨著。它反映了古希腊史前时代的生活面貌,是研究古希腊史的珍贵文献,对后世欧洲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西方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伟大史诗,它的魅力经久不衰,除了它本身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外,书中对于“教化”也有非常深刻的意蕴。
史诗是歌颂英雄的著作,塑造了众多各具特色的英雄人物。而作为《伊利亚特》的主角,阿基琉斯更是荷马浓墨重彩塑造的一个人物。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串联起了整部史诗,而战争的成败也与阿基琉斯的选择息息相关。回顾整部作品,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阿基琉斯的形象并不一开始就是如此完整,丰富的,它是有一个具体的成长过程的。可以这样说,《伊利亚特》是一部战争史,是英雄之旅,也是生命的教化之旅。
阿基琉斯是女神忒提斯和人类英雄领袖佩琉斯的儿子。他一出生,就具备惊人的神力,女神母亲把他浸泡在冥河水中,锻造他的躯体。成年后,阿基琉斯英勇无比,骁勇善战,是希腊的第一勇士。但也由于自身的强大,他是傲慢的。战争开始前,我们看到父亲佩琉斯在将他送到阿伽门农那里时,教育他要“节制”:“我的孩子,雅典娜和赫拉会给你力量,只要她们愿意,但你要控制你胸膛里面的傲气,温和友善好得多。你要停止那种酿成祸害的争吵,老老少少的阿尔戈斯人会更喜爱你。”
战争初,取得小胜利,但由于首领阿伽门农夺取了他的胜利品,阿基琉斯一怒之下选择不再出战。失去了阿基琉斯的希腊联*开始在战争中节节败退。阿伽门农此时认识到了阿基琉斯的重要性,派使者带着礼品前去求情,但高傲的阿基琉斯选择了拒绝。“我曾经说过平息胸中的怒火,只有等战斗和喧嚣到达我的船只前。”于此时,他认为自己的尊严远大于在战争中死去的千万民众,他还是更在意自己。但当好友帕罗克洛斯代替征战死去后,他痛苦不已,回想起帕罗克洛斯对他说的话“可你阿基琉斯啊,却仍这样执拗,但愿我永远不会像你这样怀怨恨!”再结合父亲的话语,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来到阿伽门农的帐篷,说“对于胸中的心灵我们必须学会控制,现在我已经把胸中的怒火坚决消除,不想总把害人的仇怨永远记在心里。”他选择出战了,也开始了他最光彩的人生。
阿基琉斯最光彩的人生在于自身闪耀的生命。在选择再次征战前,母亲告诉他,要是他杀死赫克托尔,下一个死的就是他了。但他说道“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也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面对可怖的参战命运,他没有丝毫的恐惧。阿基琉斯出发了,他要在那方战场上带领阿开奥斯人取得胜利,赢得荣誉,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后来我们也看到,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取得一系列胜利。虽然最终他还是被太阳神阿波罗指使的帕里斯射死,但他这不屈地与命运斗争的精神,赢得了一切,他没有失败,不是命运的囚徒,他是自我命运的卫道者。
阿基琉斯,明了自己的命运。但他没有更多地去信奉,而是选择了自己,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可以看到,当阿基琉斯面对命运的使者——河神围剿,战神阿瑞斯的追杀时,他没有就此束手就擒,而是以自己的凡人之躯进行着无惧抗争。他就像偷火的普罗米修斯,忍受着被乌鸦啄食的无尽痛苦,也无法令其亲吻宙斯的脚底以示忏悔,因为他相信,在血与肉的交织中,必然燃烧出滚烫的黎明。
再来看,阿基琉斯的形象。由最开始的高傲,不肯放下面子,到后面心胸开阔,把赫克托尔的尸体还给其父,以及无畏地与命运进行抗争。他处在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他犯过错误,但也悔改,最终成就了自我。他之所以成为被后人时代歌颂的英雄,不单单是由于他惊人的武力和显赫的战功,更在于他的英雄之旅给后人带来的教化意义。
生命的高贵,很大程度在于教育。因此,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教育的意义。《伊利亚特》不仅仅是一部英雄史诗,也是一部教化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英雄的成长历程,也就是生命教化的历程。让我们一起侧耳倾听正在响起的岁月史诗。
这里是百家号花不语的芳菲菲。本文系作者原创,引用请注明出处。如您喜爱此文,请在文章右上方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