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轶
自古以来,落后就要挨打。去年4月发生的中兴禁售事件,在许多人的脑海中仍记忆犹新。事实上,中国的智能手机技术与国际巨头之间仍有很大差距。尽管华为已经成为民族品牌的骄傲,超越苹果成为世界第二大手机制造商,但它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事实上,除了手机,国内还有很多行业都是“受制于人”,比如乳业。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日常必需品。但是在买牛奶的时候,你注意过牛奶的包装吗?无论是盒装还是袋装,这些包装实际上都是由外国企业提供的。外国人仅用一个小包装就吸走了国内整个乳制品行业四分之三的利润。
也许很多人会问,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一个小包装还要靠外国企业来提供呢?我们不能自己做吗?非常遗憾的是,这些牛奶包装我们的企业现在还不能生产。千万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牛奶包装,这里面实际上包含了多项专利,没有这些专利技术,我国生的包装和国外生产的相差甚远。说到这里,就必须提到为国内各大乳制品生产商提供包装的瑞典公司利乐了。
利乐由鲁宾·劳辛于年在瑞典创立,现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包装公司。利乐于年进入中国,但直到年,才在广州推出第一台灌装机。目前,利乐在中国拥有数千条灌装生产线。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国内的牛奶包装还主要是玻璃瓶,保存效果很差,一瓶牛奶只能储存一两天。
当时,伊利只是一个小型的乳制品加工厂。为了向南方拓展业务,伊利主动寻求与利乐合作。这样,在使用利乐的包装后,伊利的产品的密封性、便捷性、保鲜度等都都远远优于以往的玻璃瓶包装。凭借这种独特的包装,伊利在国内乳品市场站稳了脚跟,并逐步成为全国乳制品巨头企业。除了伊利之外,另一家乳业巨头蒙牛的崛起也是依赖利乐包装。
虽然企业发展迅速,但无论是伊利还是蒙牛,都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受制于利乐。利乐就像橡皮糖一样粘在他们身上。但事实是,企业要生产和销售牛奶就必须使用利乐包装,不使用利乐包装会被同行速度超越;然而,如果使用利乐包装就意味着必须将利润的一部分分出去,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使各大乳品生产商陷入了尴尬的困境。
凭借技术上的优势,利乐在中国市场牢牢站稳了脚跟,甚至一度占据了95%的国内市场份额。据了解,一包牛奶的40%的成本来自于包装。除去牛奶本身的成本,乳制品生产商的利润只有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三都是利乐的。因此,很多业内人士曾表示,无论是伊利还是蒙牛,其实都是在为利乐工作。早在年,利乐在中国的收入就达到亿元,净利润达到27亿元,被很多媒体称为“乳业战场背后的*火商”。
尽管利乐现在已经是包装行业的老大了,但它并没有放慢自己发展的步伐,还在继续创新技术。据报道,利乐目前拥有多项专利,还有项专利正在开发和申请中。数据显示,利乐包装的不良包装率接近万分之一,而国内企业的不良包装率接近千分之一,甚至更高,可见技术上的差距之大。除了密封技术,利乐的存储技术也是世界领先的。与其他公司相比,利乐包装的储藏时间要比一般包装的储藏时间多20%到30%,这也是利乐能够主导市场的原因之一。
年,利乐公司因违反中国反垄断法被罚款6.68亿元。利乐公司接受了罚款,没有提出上诉。毕竟,上亿元的罚款对利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只要它保持稳步发展,仍然可以是包装市场当仁不让的王者。
利乐就像一把利刃,悬在国内所有乳业公司的头上,掌控着国内乳业的命脉。此前的中兴禁售事件已经足以给所有国内企业敲响警钟,唯有自身强大,才能不怕外来的打击。希望中国的包装企业能够尽早研发出可以替代利乐包装的技术,使我们的乳企不再受制于国外公司。
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