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当天,资本的市场不太平静,港股上市的蒙牛和中国圣牧发布公告,两家公司于23日签订协议,蒙牛出资3.03亿元买下圣牧51%的股权,成功控股中国圣牧。依稀记得在年年初,伊利曾计划用46亿元买下中国圣牧37%的股份,但是最后收购失败了,这到底是中国圣牧不爱钱还是事出他因而让蒙牛捡了个大便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析一下。
中国圣牧自成立以来一直经营生产有机奶,近年来由于原料奶市场的需求降低,自有品牌的经营不善,从港股的业绩公告可以看出,中国圣牧在年的业绩触顶后一路下滑,于年净利润下降15%,年净利润亏损9.8亿多,今年就上半年已经亏损了10亿多。虽然今年的年报还未出来,但是从市场的促销情况来看,中国圣牧今年亏15亿元已经是板上钉钉。
而蒙牛从“三聚氰胺”事件至今,公司领导人已发生了3次更替,领导的更替自然会影响公司的运营,公司从之前的分品类事业部到后来的分流程事业部再回到品类,公司管理战略的一波三折,导致蒙牛自年业绩被伊利赶超后。近10年的业绩一直被伊利压制,虽然也向外扩张收购了现代牧场和雅士利,但是对于业绩来说不仅没帮助,反而拖了很大的后腿。现任总裁卢敏放自年接任孙伊萍以来,一直致力于改进公司的管理,拓展公司的内生动力,现在内部运营已经稳定,为了缩小和伊利的市场差距,重回当年双雄鼎力的宝座,蒙牛准备再次向外扩张。
虽然蒙牛的大部分产品不如伊利的市场销路好,但是高端白奶“特仑苏”还是一直稳坐老大的位置,“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让喜爱购买高端奶制品的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性基本钝化,伊利的高端牛奶“金典”多年来一直用低价策略但效果不明显。蒙牛这次收购中国圣牧有助于其获得优质奶源、巩固高端白奶的形象,中国圣牧的有机奶形象,也能为蒙牛的下一个高端奶品牌的广告费节约不少钱。
当然这次收购也不是蒙牛一家得了便宜,这次收购也避免了圣牧因巨额亏损而走向破产的命运,圣牧也能从蒙牛获得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的协同,既获得了周转资金,又能提高公司的生产运营效率,可以说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而当年伊利准备收购中国圣牧部分股权的时候还处于圣牧公司的亏损元年,所以出价较高也能理解,只是收购失败后没有持续的跟进,导致蒙牛捡了个大便宜。再者,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圣牧公司的创始人姚同山也是从蒙牛走出来的,从个人感情出发,圣牧更愿意给蒙牛敞开大门。
可以在下方评论发言,别忘了点赞收藏哦,喜欢文章的可以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