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日开始,世界母乳喂养周再次如期举行。据知食君了解,母乳喂养倡导多时,国内母乳喂养率虽然有上升趋势,但仍然偏低。《中国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不足三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实施母乳喂养的难点到底在哪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原因,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多样,既有社会原因,也有父母个人考虑,想要“助力父母,成功母乳喂养”,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多样又复杂
据知食君了解,其实母亲关于喂养婴幼儿的决定十分复杂,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否有足够的支持。
对宝妈们来说,要实现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有一定的富余时间是基本保障,因而产假是最重要的支持。有研究发现,获得了6个月或更长产假的妇女在婴儿出生头6个月保持母乳喂养的概率高出至少30%,更长的产假其实意味着更高的母乳喂养率。而目前,我国的带薪产假规定为3个多月,对哺乳期的职场妈妈们来说还不够。
另外,相较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婴幼儿数量,工作单位、公共场所设施的供应严重不足,也影响着孩子接受母乳喂养的权利。
调查数据统计,在我国32.8%正规就业的婴儿母亲没有享受到每天1小时的哺乳时间,其中单位有设立哺乳室的比例为19%,有存放母乳冰箱的占49%。
而在公共场所,据《中国城市母婴室白皮书》数据显示,截止今年2月份,中国内地所有城市总计拥有的母婴室数量仅为间,其中只有7座城市拥有超过间母婴室,主要分布在商场、机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但有近一半的家长表示多数情况下都很难找或从没有找到过。
不仅如此,很多妈妈自身也对母乳喂养的益处和科学喂养的方式认知不足。调查显示,目前,公众对营养健康及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率仍偏低,在母乳喂养教育方面,医疗卫生机构的参与率为68.1%,遇到哺乳困难时,只有不足半数的母亲向专业的医务人员寻求帮助,这也是她们没有坚持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影响宝妈们喂养的原因远不止上面提到的内容。全球顶尖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关于母乳喂养系列报告中指出,“有限的或缺失的生育保护*策阻碍了许多妇女进行最佳的母乳喂养”。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还包括面对困难的喂养情况,如遭遇自然或人为灾害等紧急状况、感染艾滋病*、喂养营养不良儿童和低出生体重以及早产婴儿等等;另外,社会对母乳喂养的支持,例如便利地获得卫生工作人员、哺乳咨询师、同辈等技术熟练人士的实际帮助,拥有带薪产假、挤取和储存母乳设施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母亲对母乳喂养的选择。
推进母乳喂养,需要社会同心协力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认为,坚持母乳喂养是家庭和父母的责任;推广母乳喂养是社会的责任,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知食君看来,支持母乳喂养不仅需要大家常提的母乳代用品企业要勇于承担责任,还需要*府、社会机构、专业医生、保健人员等等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作用。当然,其实大家现在已经有不少积极的举措。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室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让各级*府通过完善*策,为家庭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全面落实产假*策,鼓励试行育儿假、产休假,鼓励用工单位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等。
而今年5月底开始,广州就草拟了《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草案)》和《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草案修改建议稿)》。据介绍,这两部条例整合了现在国内所有有关母乳喂养的相关规定,并创新地将母乳库和母婴室的建立纳入强制性的管理,同时提出给选择母乳喂养的妈妈们补贴和奖励,希望能支持和保障母乳喂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两份法规能顺利出台,它们将成为我国首部针对母乳喂养的地方性法规,也可能作为其他地方相关立法的参考。
在科普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技巧等方面,医院也在积极行动。
目前,我国多地已创建医院,为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科学化、标准化、便利化的健康服务,医院、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的培训也一直在进行。例如今年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主办,美赞臣捐赠开展启动的“幸福万家·母婴0天健康行动——‘婴爱1+1’母婴营养计划”大型公益项目,计划在三年内对全国范围的妇幼保健院及孕校医师、孕产家庭开办医师培训班和健康大课堂,希望能为孕产家庭提供准确、清晰的科学指导。
另外,一些与母婴相关的企业也是“以身作则”,据知食君了解,现在就有苏宁红孩子、天猫、美赞臣、伊利等在企业内部、公共场所推行母婴室的建设,大部分的奶粉企业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