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F于北京时间年9月1日发布《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简称“FBIF百强榜”)。
在FBIF百强榜,伊利以.45亿元的业绩蝉联第一。年是伊利年提出的“五强千亿”目标的收官之年(“五强千亿”即年时,伊利进入全球乳业五强,营收突破亿),虽然最终距离营收亿还有一小段距离,但.45亿元的成绩仍然刷新了FBIF百强榜的最高业绩记录。
01
十强格局:伊利(.SH)蝉联第一,营收接近亿
在年至年四届百强榜中,伊利与万洲国际两家企业始终位列前两名,这一延续了4年的格局在今年首次被打破。前两年居于第三的贵州茅台,在今年同样突破了亿营收,以.22亿元的成绩首次进入前两名,与排名第一的伊利仅有5.23亿元差距。
万洲国际在FBIF百强榜中首次居于第三,其年食品营收为.19亿元,业绩下滑8.76%,其年报显示,这与年全球疫情及非洲猪瘟的影响不无关系,尤其是万洲旗下在美国的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销量及价格因疫情期间需求萎缩而较去年下跌。
前三强中,如果伊利、茅台持续增长,或是万洲国际再创佳绩,都有可能在下一年度营收中突破千亿大关,若能出现千亿级企业,中国食品饮料行业也将翻开新的篇章。
其余企业中,蒙牛(.35亿)、康师傅控股(.90亿)、五粮液(.34亿)、娃哈哈(.41亿,年)都是去年十强的老面孔。而鲁花(.00亿)、华润啤酒(.48亿)、青岛啤酒(.38亿)三家企业是FBIF百强榜的新晋十强。
02
增速最快:妙可蓝多强势领先,7家企业增速超过30%
今年,妙可蓝多以24.88亿元的业绩首次登上FBIF百强榜(第95位),并以77.92%的业绩增长率拿下“增速最快企业”的称号。
经过多年发展,当前我国液态奶、酸奶等细分行业发展已较为成熟,而奶酪受益乳品消费升级,正处于早期快速增长阶段,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奶酪产品接受度提高,中国奶酪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但与此同时,面对快速膨胀的“蛋糕”,未来国内奶酪市场的竞争想必会越来越激烈。不仅伊利、蒙牛、光明、恒天然等海内外乳品巨头加快布局奶酪生产线,妙飞、奶酪博士、吉士丁、馋大师等新兴奶酪品牌也鱼贯而出,“内卷”之下,“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的市场占有率是否能够保持领先地位,品牌又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竞争,都是值得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