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1000亿营收,蒙牛的天花板还是大规模增
TUhjnbcbe - 2025/8/7 17:39:00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wzqsyl.com/m/

什么是许战海矩阵?

“许战海矩阵”是业务与产品组合竞争工具,这一模型将增长战略、竞争战略、品牌势能三方面完整的综合在一起考虑。企业在实践过程中,不可能以单纯财务模型决策产品和业务组合,更要考虑品牌竞争方向和整体竞争优势。

(点击此处了解许战海矩阵详细介绍)

许战海咨询头部品牌增长战略事业部,通过3年时间,多次的市场走访调研,多个案例分析,长达多天品牌研究,得出许战海矩阵模型。

内线竞争是品牌起家的品类或能在顾客心智中代表品牌的品类,内线是品牌招牌业务。

外线竞争是品牌为提升势能、应对竞争而进入的一个新品类,同时让品牌创造增量的市场。

一、追不上伊利的蒙牛,

乳业老二的四大战略困局

蒙牛是中国领先的乳制品供应商,专注于为中国和全球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美味的乳制品。目前,蒙牛是中国乳业第二、全球八强的乳品企业。

蒙牛核心招牌产品:

年,蒙牛诞生,同年推出蒙牛纯牛奶。

年,蒙牛开始生产和销售酸酸乳,属于乳饮料品类。

年,蒙牛推出高端液态奶品牌特仑苏。

年,蒙牛推出高端常温酸奶品牌纯甄。

到目前为止,蒙牛的“双千亿”目标仍未能达成。在过去的年,蒙牛营收达到.亿元,千亿营收还有不小的差距;蒙牛目前市值为亿港元(约为亿人民币),虽然突破了千亿,但与中国乳业江湖中的老对手伊利相比,伊利营收达到.95亿元人民币,市值更是已经达到亿元人民币。可以看出,伊利营收比蒙牛高.亿元,市值比蒙牛高亿!眼看着差距越来越大,蒙牛陷入了内外焦虑:内部增长速度不如预期;外部并购效果不明显。

伊利整体液态乳营收高于蒙牛整体液态乳营收。蒙牛局部占有优势,特仑苏亿(金典亿)、巴氏低温鲜奶、低温酸奶、奶酪占据优势,但目前巴氏低温鲜奶、低温酸奶、奶酪比常温液态奶市场容量和规模小的多,虽然增速快,但市场增量空间还没有彻底释放出来。

年蒙牛各大业务板块全都输给伊利(这里只包含消费者C端产品,而不包括奶源等供应链业务板块营收,其中蒙牛液态乳包含了特仑苏,伊利液态乳包含了金典)。

液态乳:蒙牛液态乳(亿)PK伊利液态乳(亿)

常温酸奶:纯甄(多亿)PK安慕希(亿)

乳饮料:酸酸乳(将近亿)PK优酸乳(亿)

奶粉:蒙牛、雅士利(49.49亿)PK伊利、金领冠(.09亿)

冷饮:蒙牛(42.40亿)PK伊利冷饮业务(71.61亿元)

我们发现,即使蒙牛特仑苏营收超亿元,但整体液态乳营收仍然比伊利液态乳少亿!其它如常温酸奶、乳饮料、奶粉、冷饮等能为整体营收带来较大份额的品类中,蒙牛均不及伊利。除去营收,蒙牛在市场份额、利润率、市值方面与伊利均有不小差距,其中市值相差近千亿。

蒙牛掉队了!

想当年,蒙牛人靠着狼性和中国乳业界“最硬的十颗脑袋”,以卓越的创造力,在中国乳业界创造了“火箭般”的发展速度,那一段段气势如虹、势如破竹、攻城略地的经典营销战役,成就了今日如雷贯耳、声名远播的蒙牛品牌!

牛根生、孙先红、杨文俊、邓九强……老蒙牛人渐渐地离开了自己曾经创业打天下的蒙牛,转而职业经理人进场……狼性湮灭的蒙牛、被竞争对手长期压制的蒙牛、营销失去前瞻性、创造性的蒙牛、陷入战略困局的蒙牛……

现在,蒙牛管理团队恢复狼性,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五年计划”(年-年),并且提出了响亮的“再造一个新蒙牛”的战略目标。

蒙牛需要狼性,更需要一个清晰精准并且富有远见的产品战略规划。

喊着“天生要强”的蒙牛,这一次,还能再次牛起来吗?

反思这些年蒙牛的战略,有得有失。总体营收在不断增长,尤其是招牌产品特仑苏营收超过亿,成为全球最大常温奶品牌,并且推进优质奶源布局与全球化战略,为蒙牛后续发展积蓄了力量。但产品结构失衡,营收比例不健康、没有与合资、收购的品牌形成协同规模效应,与竞争对手差距逐渐拉大,而且目前中国常温奶市场已经进入了增长缓慢期,这对主要依靠常温奶的蒙牛起到了警示的作用。目前,蒙牛需要思考四个问题:

1)如何在存量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2)如何在外线增量市场竞争中打造第二、第三、第N招牌,进入下一个大规模增长阶段?

3)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好主品牌竞争优势,压制区域性品牌、新势力品牌、新消费品牌的蚕食?

4)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好主品牌竞争优势,完成从单一品类品牌到跨品类品牌乃至全球巨头的跨越?

对于营收超过亿但还未到千亿的蒙牛,现在便是个分水岭!想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性大规模增长,必须基于全局的、长期的、竞争的增长战略思考蒙牛的品牌与产品战略布局。

年12月29日,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提出“到年,再创一个新蒙牛”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理想宏大,未来可期。但我们通过与伊利对比以及乳制品市场容量整体分析,蒙牛在乳制品市场再创造出一个营收超过.42亿的“新蒙牛”,挑战巨大。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公开平台,经由许战海咨询头部品牌增长战略事业部编辑整理

二、什么原因导致蒙牛出现战略困局?

1、产品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招牌产品液态乳维护市场份额

年蒙牛整体营收.亿,液态乳营收亿,其中特仑苏营收多亿。液态乳占据整体营收的一大半,特仑苏占据整体营收的三分之一多,其它产品如纯甄营收多亿,酸酸乳营收多亿。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蒙牛存在潜在的品类结构性、产品结构性战略风险。

年蒙牛各业务板块营收,我们发现,蒙牛增长存在两个问题:

1)各业务板块在年实现增长,是基于年基数偏低;

2)各业务板块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也暴露出一些缺陷——年,增长较快的是冰淇淋和妙可蓝多所在的“其他”业务板块,但二者体量都较小,拉动有限;而奶粉营收增长仅有8%;占大头的液态奶同比增长13%,但这是建立在提价的基础上,若不再提价,液态奶的增长是否会陷入瓶颈?

2、各子品牌受到区域性品牌、新势力品牌、新消费品牌蚕食、冲击,各子品牌竞争势能亟需加强

中国快销品市场竞争环境与竞争格局一直在进行着快速的转变,乳业亦是。行业龙头一路领先走向千亿,但在无形的竞争中,我们能洞察到,超市里的乳制品品类丰富、品牌众多,竞争剧烈,在多条品类战线上,区域性品牌、新势力品牌、新消费品牌表现亮眼,纷纷切割着乳制品这块大市场。

如最近广受网友喜爱的新疆各大品牌牛奶,西域春、天润、麦趣尔……以及区域性较大品牌如君乐宝,新势力品牌如认养一头牛,巴氏低温鲜奶领域的光明、新希望,奶粉领域的飞鹤……在高端市场、细分市场,蒙牛同样也受到专业型新消费品牌的蚕食、冲击,如低温酸奶:简爱、卡士、乐纯、北海牧场;奶酪:奶酪博士、秒飞;雪糕:钟薛高……

面对领先的伊利,后面蜂拥而来的区域性品牌、新势力品牌、新消费品牌的蚕食、冲击,蒙牛不免陷入内外焦虑,在综合乳制品领域、专业性细分品类,蒙牛都会遇到挑战。因此,建议蒙牛强化主品牌竞争力以及旗下子品牌通过场景化、特性化、视觉化竞争战略,不断做强做大蒙牛主品牌和子品牌,压制竞争对手。

3、外线竞争战略思维不足,竞争对手伊利在增量市场里布局瓶装水、咖啡、茶饮料、宠物粮等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周期性。有繁荣发展时期,有平稳过渡阶段,同时也有经济危机萧条时期。当风险来临时,一家品类单一的企业就会遇到瓶颈,甚至是生死存亡。通过雀巢案例,我们明白,雀巢是依靠一个个的“第二招牌”,不断实现跨越式增长,它突破了品类魔咒,凭借跨品类战略,实现了全球食品饮料排名第一的地位。

蒙牛高层应该拥有更高的外线竞争战略思维,更早在增量市场里进行布局,反之竞争对手一旦在外线竞争中取得成功,蒙牛的差距将会越来越明显。白象方便面、当当网就是这样被边缘化的,蒙牛不可不察也。

三、蒙牛实现大规模增长的

两大潜在战略机遇

1、内线竞争:“再造一个新蒙牛”,务必要有清晰的产品战略,科学的产品打造方法。

2、外线竞争:“再造一个新蒙牛”,更需要外线增量市场大规模战略级增长,打造第二、第三、第N招牌。

我们用许战海矩阵模型分析蒙牛乳业产品矩阵。

我们用许战海矩阵模型洞察蒙牛乳业增长战略。

*此矩阵只分析蒙牛集团自主品牌产品,暂且不分析参股、合资、收购品牌。

从蒙牛的许战海矩阵可以看到:

蒙牛内线产品

份额产品:真谷粒、酸酸乳、未来星、冰品(变、绿色心情冰+、蒂兰圣雪)、现代牧场鲜牛奶、奶特口味牛奶、优益C益生菌、蒙牛爱氏晨曦奶酪、冠益乳益生菌酸奶、优牧之选、学生奶、早餐奶

招牌产品:蒙牛纯牛奶、纯甄、特仑苏、酸酸乳

形象产品:精选牧场、新养道、特仑苏嗨Milk京绣版、特仑苏M-PLUS高蛋白牛奶、《又见国乐》限量版、酸酸乳go畅

1、内线竞争:“再造一个新蒙牛”,务必要有清晰的产品战略,科学的产品打造方法

1)内线乳制品基本盘亟需加强,补足业务短板势在必行

蒙牛的短板业务之一:奶粉板块

年我国婴幼儿奶粉收入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0.72%,近5年复合增长4.71%。再看蒙牛年的奶粉产品营业额只有49.49亿,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年婴幼儿奶粉行业CR5为52.90%。年以来国产奶粉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前十大婴幼儿奶粉品牌中内资品牌合计市占率从年的16.90%提升至年的35.50%。年飞鹤市占率达到18.70%,成为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占率第一,君乐宝、澳优、伊利分列第4、6、7位,市占率分别为6.90%、6.30%、6.20%。

婴儿奶粉行业规模大,集中度逐年提高,国产品牌占比越来越高,然而较前排名中却没有蒙牛的身影。

奶粉业务一直是蒙牛的短板,为了补上奶粉板块的短板,蒙牛收购雅士利,但雅士利一直表现欠佳,甚至一度出现亏损,而蒙牛又出售了君乐宝,君乐宝奶粉业务年营收已经突破了亿元。蒙牛之后又收购了澳洲高端有机奶粉贝拉米,但贝拉米短时间内并不能为蒙牛奶粉板块带来较大营收。年蒙牛财报:年,蒙牛的奶粉业务有得有失。报告期内,奶粉业务营收49.5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在成人奶粉收入同比增长超76%的拉动下,雅士利去年收入同比增加21.5%至44.3亿元。由于代购和跨境电商受到疫情冲击,贝拉米去年收入则大幅缩水至约5亿元。

不论怎么说,在奶粉市场布局上,蒙牛落后伊利一大步。一个或将成为“中国奶粉行业第一”,另一个在重整旗鼓再次试图收购品牌来弥补奶粉业务的短板。但问题是:收购来的品牌,需要很长时间进行整合,而奶粉市场风云突变,飞鹤凭借高端+超高端产品布局,在中国奶粉市场已经扎稳了根基,飞鹤依靠超高的高端品牌势能很容易切入中老年奶粉市场、细分奶粉品类、功能性奶粉品类中,君乐宝同样奶粉板块较强。蒙牛奶粉板块缺乏产品战略,收购只能解决暂时的营收问题,不能解决长期的品牌问题。

总结

奶粉板块严重拖累了蒙牛整体营收,当前蒙牛亟需在奶粉板块通过场景化、特性化、视觉化实施份额化竞争战略。优化蒙牛、雅士利、贝拉米产品结构和品牌架构,补齐奶粉业务短板,增强竞争力,争取在内线市场追平或者赶超伊利,尽快巩固内线乳制品基本盘。

2)布局趋势性品类,创新推动高增长

巴氏奶是未来趋势

根据图表可以看出,日本低温巴氏奶占据整个牛奶市场的98.3%,常温奶只占据1.7%,根据欧睿国际统计,我国巴氏鲜奶年市场规模达亿元,我国巴氏奶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常温白奶,预计21-24年有望保持6%左右的复合增速。截至年,我国巴氏奶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在液态奶中的产业占比仅为27%,相较于加拿大(99.9%)、美国(99.7%)、英国(99.5%)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长期看,低温奶迎来发展窗口期,巴氏奶在白奶中占比提升空间较大。

未来巴氏低温鲜奶有望成为全国乳企发展重点,并且巴氏低温鲜奶近来延长保质期的趋势也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1000亿营收,蒙牛的天花板还是大规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