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亚洲首个营收突破亿乳企诞生!
4月27日晚,伊利发布年年报显示,其营收、净利均创下新高,其中营业总收入达到亿元,成为亚洲首个营收突破千亿大关的乳企。
更值得注意的是,伊利总市值也从最初上市时的4.21亿元上涨到今天(4月27日)的近亿,可以说,伊利的长期投资者,已是赚得盆满钵溢!
更有经历了几轮被割韭菜的投资者近日还向胡说有理感慨表示:以后买股票,只买伊利和茅台!
1.
千亿伊利大手笔分红61亿
根据年报,伊利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5亿元,同比增14.15%,营收增长绝对值超过亿元;净利润87.32亿元,同比增23%。由此,伊利也成为中国以及亚洲首个营收跨入亿门槛的乳企。
如此优异的业绩,伊利分红也是毫不手软,年报称,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60元(含税),以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64亿股为基数,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61.44亿元,占公司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70.58%。
伊利同期发布的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营业总收入达.47亿元,同比增13.47%,净利润35.08亿元,同比增24.08%。随着产业链布局日臻完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规模和管理优势持续拉大,公司行业绝对龙头地位进一步显现。
2.
第三个亿大单品诞生
年报显示,伊利液体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1.54%。通过构建立体化渠道和积极拓展地、县级下线市场,液体乳业务规模及市占地位继续保持行业领导者地位。
伊利冷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1.61亿元,同比增长16.28%,业务规模连续20多年保持第一的同时,盈利能力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
更值得注意的是,液体乳业务中,伊利在年诞生了第三个亿大单品,那就是金典纯牛奶。
此前,“伊利纯牛奶”、“安慕希常温酸奶”销售规模早已超过亿级,而在年11月,诞生于6年的金典纯牛奶也突破了亿。这些数百亿级产品也成为近13亿级消费者信赖的“国民品牌”。
除了亿级大单品外,还有年上市的优酸乳,年销售额已超过亿,常年位居品类知名度首位。另外,伊利还诞生了众多10亿大单品,这些都成为千亿伊利的中流砥柱。
具体看一些产品,金典有机系列产品市占份额在连续多年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较上年同期增长0.64个百分点,高居有机奶品类第一;“畅轻”低温酸奶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细分品类第一;“臻浓”系列纯牛奶年度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近六成;作为细分赛道的绝对领跑者,“舒化”高端功能系列产品继续通过无乳糖、好吸收的品牌利益点,实现了近三成的增长。
3.
70多项专利金领冠突破亿
此前,胡说有理就根据伊利前三季业绩预测过,年伊利还将诞生另一个百亿级大单品,而从此次伊利的年报看,一语成谶。
年报显示,伊利年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9亿元,同比增长25.80%;其中,“金领冠”旗下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专注母乳研究19年,持续技术创新与突破,结合通过中欧双重有机认证的有机A2奶源,实现了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重大突破,全方位打造专业配方核心竞争力,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级,带动奶粉业务实现加速增长。
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同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市场第一;成人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同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报告期末市占份额位居市场第一,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据了解,目前金领冠旗下的专利已达70余项。这些扎实的研究成果,让金领冠成为首批通过“新国标”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
年报显示,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6亿元,远高于行业水平。通过持续创新,公司已连续13年领跑中国乳业,是获得“中国专利奖”最多的乳品企业。
此外,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年,公司奶酪业务在常温、低温、2B和2C的全面布局下,取得了超过%的收入增长,市占率大幅提升6.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同期,公司专业化乳品也表现不俗,通过为烘焙、餐饮、饮品行业客户提供乳品和服务,在奶酪、乳脂业务领域不断挖掘新增长点。
4.
为后千亿时代已布局谋篇
其实,年营收跨越千亿早已无丝毫悬念,这对于伊利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伊利其实早已在为“后千亿时代”布局谋篇。
早在年底,伊利就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年挺进“全球乳业三强”,年稳健迈向“全球乳业第一”。
为此,在重点业务方面,伊利连连落子,重大战略布局不断。
最值得一提的是,伊利完成了中国乳企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并购,继去年伊利以62.45亿港元代价,成为澳优单一最大股东后;今年3月,伊利完成对澳优乳业的要约收购,正式控股澳优。
要知道,澳优是国内奶粉行业头部企业,拥有全球羊奶粉第一品牌佳贝艾特。此前不久,澳优发布的年年报显示,其年营收89亿,净利润12.63亿。
年,澳优将并表伊利,强强联合后的伊利奶粉业务必将迎来高速增长,从而也将重构全球奶粉行业格局。
伊利董事长兼总裁潘刚曾明确表示:要做奶粉市场的领导者,年市场占有率第二,年行业第一。如此看来,这一目标指日可待!
另外,奶酪业务方面,伊利成立伊家好奶酪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可以面向市场采取更灵活的市场策略,同时可以实现资源的集中配置,更好地适应奶酪行业的快速增长势头,进一步提升公司奶酪业务的竞争力。
除了重点业务布局,公司在全产业链的布局和能力建设上也未有懈怠,持续发力。
在奶源建设方面,伊利已经通过自有奶源和合作奶源方式形成了极大的奶源优势。首先,公司依托国内、新西兰双核心奶源基地,在全球范围构建强大自有奶源优势,保障高品质、高稳定性奶源供给;另外澳优在荷兰、澳大利亚等全球“黄金奶源带”的乳业资源和供应链布局,也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全球资源及战略优势。
5.
“奶茅”总市值涨幅倍
迈入千亿的伊利也进入了加速度时代。Wind系统最新财务预测显示,其年营收规模大致将达到.34亿元;年末,伊利归母净利大致为.53亿元。
其实,澳优并表后这一目标应该几乎无悬念,这也意味着,伊利不仅带领亚洲乳业迈向“后千亿时代”,而且在年,也即将带领亚洲乳业进入净利的“后百亿时代”。
有“质”有“量”的伊利,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可以说,从长期而言,持有伊利的投资回报率甚至高于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据了解,伊利年上市时期总市值为4.21亿元,而截至年4月27日,伊利总市值达到近亿元至.05亿元,累计涨幅高达倍,年化增幅为27.84%。
从ROE表现来看,伊利近10年都保持在22%以上,这基本上等于其股价的年化涨幅,说明其估值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业绩的稳步推进,并不是依赖于市场的情绪波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以来股市暴跌,沪指跌破大关,但作为乳业龙头,伊利依然表现坚挺,这一趋势与贵州茅台颇为相似,在整个乳业板块中独树一帜,也为其赢得了“奶茅”的投资标签。
胡说有理获悉,北京就有一位投资伊利有十几年的个人股东,其几乎每次都会参加伊利的股东大会,这些年其得到的投资回报也是令人咂舌。
此外,伊利年归母净利创出历史新高,向外界展现出价值股成长性特质,这种净利端提速的表现,对应其27.74倍的滚动市盈率估值水平,形成明显的价值洼地信号。
在宏观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伊利的估值优势更加明显。长期来看,以稳健增长的业绩趋势、持续丰厚的投资回报为基础,伊利已经成为A股价值投资者的优选标的,而其最新提出的“股东价值领先”的目标和承诺则更加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是,一位在股市曾投资不少股票的股民,在数次被割韭菜的惨痛经历后,他向胡说有理表示,以后他再买股票,只买茅台和伊利,这两个才是真正靠得住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