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80416/6169886.html让我成为那个在人山人海中,你一眼看到的那个ta……
点击上方“食品评论日刊”→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酸奶和乳制品一直以来都是许多人的心头爱好,现在超市里的酸奶类型算得上是五花八门,售价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在这其中,有一种乳制品的容量最小,价格也只有2.2元,但是一年却创造了36亿的利润。它就是养乐多,年,日本的一位医生在福冈市设立了一个研究所,名叫“代田保护菌研究所”,开始出售养乐多。
1
从一个小瓶子到全球最牛产品
细数起养乐多的历史,已经有84年了,虽然中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原材料上涨了一段时间,但是这家企业却一直没有倒闭,反而有发展成百年老店的希望。养乐多的创始人,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医生名叫代田稔,他从一开始就明白市场的竞争规则。他虽然一手开创了益生菌市场,却从来不与对手短兵相接,正面竞争。
当别人都在开发新产品、追求速度,无限度的扩充运营渠道时,养乐多仍然坚持着它的经营模式:一支队伍、一个瓶子,一个有限的市场。就是这样简单的方式,让它在日本市场流行至今,并且在韩国、中国的港台地区和内地都站稳了脚跟。现在养乐多在中国一天能卖出多万瓶,只身闯遍了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牛的产品之一。
2
养乐多妈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年,养乐多在日本开创了一种新的服务模式,称为“家庭配送”,这些配送员都是一群和蔼可亲的家庭妇女,她们也被称为“养乐多妈妈”。除去商场、超市和零售店等传统的渠道外,养乐多妈妈是至关重要的销售主力*,她们的业绩在全世界每天销售出去的万瓶养乐多中,占据了大概三分之二。
为了增加这些养乐多妈妈的收入,公司规定每个区域只由一个配送员进行配送,除了每个月的基础薪资外,养乐多还会把50%左右的利润奖励给她们。虽然公司为养乐多妈妈都统一配备了电子设备,以便记录每个客人的信息,但是,她们却几乎用不到。仅凭记忆,就可以对每一个客户的具体情况熟悉于心。其次,与专业的销售人员不同的是,养乐多妈妈大多都来自于社区基层,与消费者的沟通也更贴近于生活,可以面对面的给消费者输入肠胃膳食观念。
养乐多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主要有蒙牛、伊利和光明等乳业集团,这些企业在销售渠道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严重依赖传统的商超渠道,而这种商超渠道又依赖于代理商的推广。
代理商有时可以被简单的理解为一台赚钱的机器,他们的手里掌握着众多的品牌,因此难以对某一种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但养乐多却很好的避免了这种情况,养乐多妈妈是产品从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桥梁,承担了城市经理和业务代表两种不同的角色。在中国市场上,养乐多在28个城市中开设了33个配送中心,这里同样有着1多名养乐多妈妈!
3
一瓶单品打天下
大多数的乳制品企业,都在追求多口味、系列化和全面开花,而养乐多就显得十分“另类”。它在中国的市场从广东起步,起初只推出了毫升的红色瓶子低温乳酸菌饮料,当时它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创造了1.5亿奇迹的太子奶和其他10种规格的常温乳酸菌。年,凭借着这种独特的单品战略,养乐多的销售额一举突破了20亿元。
为了制约这种爆炸式的发展,蒙牛和伊利随后推出了多款低温乳酸菌饮料,成功塑造了自己在市场中的引导者形象。但是受到了影响的养乐多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策略,增加别的产品,而是始终坚持着5瓶11块的价格和毫升的包装标准。最终,它还是成功了,80多年来执拗于一个道理:在日渐浮躁的工业和信息化时代里,只专心琢磨一件事,打磨一个产品,做一个行业里的领袖。所以在快消行业里面,想要树立号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的话,就要专心做好一件事,把自己的产做到最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你就是成功的,我们都应该学习一下蒙牛系创业传奇,看看成功企业是如何做强做大的。
在这个一切都讲速度的时代里,跑得快就意味着能赢得注意、赢得消费者和赢得丰厚的利润。蒙牛只用了十年就把产品推广到了全国的每一个乡村小卖部里,而伊利的时间则更短,五年就占据了中国的超市终端。无情的竞争压力使得这些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价格战去打市场,而养乐多却选择了一条与它们完全相反的道路。
编后语
养乐多的长寿,就像全世界的其他百年企业一样,信奉厚积薄发的积累,这正是一种舍与得的智慧。这种智慧对于其他本着“捞一把就死”的企业来说,是不具备的。产品走得慢,并不意味着走不远!
食品评论日刊分享的更多精彩内容,请看:
1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赤水河畔寻访习酒侧记
2
郎酒:走过改革开放四十年!
3
酒知食点|从罗曼尼康帝到生物动力法的讨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