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达契亚国家在多瑙河两岸曾盛极一时,它掌控着西起伊利里亚、东至黑海沿岸的广大地区,堪称当时欧洲的第三大势力。自公元前二世纪起罗马人将其触角伸向巴尔干一黑海一带之后,这两支呈上升势头的力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接触、碰撞。
达契亚人在许久以前便与多瑙河南岸地区的各个民族、国家有着稳定的贸易往来活动。达契亚人本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丰富,这是他们展开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之一。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在罗马人的势力扩展到巴尔干一带以后,双方的商品交易也日益繁荣起来。双方的贸易清单包括出产自达契亚的盐、铁、铅等矿产资源,也有来自“文明世界”的陶器、铁器、装饰品等“高端产品”。
一、前罗马时期达契亚—罗马的商贸联系
盐历来是达契亚人出口的大宗货物之一。对这类资源需求最大的是罗马人,因为他们在保存橄榄和奶酪等食物时需要用到盐。其中,盐的最大消费人群为*团士兵。*团士兵的配给食物中便含有一定量的盐,每一名士兵背负的行囊中都包括大量含盐的奶酪、腊肠等食物,是他们的主要口粮,以支持他们数百英里的行*。罗马人在*队中发放粮饷时也会给士兵们分发块状的盐,以充当他们的薪酬或是货币。
他们将这些货物保存在陶罐子、木桶以及木箱子里,装载于木筏之上,自特兰西瓦尼亚一带顺着多瑙河的支流穆列什河、蒂米什河以及奥尔特河漂流而下,由此出口到多瑙河沿岸各港口处。图拉真记功柱上的浅浮雕上便雕刻有许多这些海港和河埠的图形,我们可以看到港口的埠头,即内河码头,码头上有堆栈和两座拱门,在河里面则停泊着船只。这些港口对罗马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贸易和*事方面。此外,达契亚人也会用用牲口牵引车辆将货物运输到有需要的地方来进行贸易。
罗马人同样对铁和铅有着大量的需求,而这类矿产资源在达契亚地区的出产颇为丰富。铁是罗马人制造武器和生产工具的关键材料。罗马人需要打造大量的武器以及各种工具,铁矿石自然也是达契亚人对罗马出口的重要商品之一。而在罗马人的城市中,宫殿、别墅和浴池、广场等等都需要以铅制作的水管导入水源,以供人们洗涤和饮用,同时罗马人也会用这种材料来建造自来井、防水屋顶和水池内层等等,并且可以与锡、铜等合成合金来制造其他物品。
达契亚也向罗马人出口各类农畜牧产品。布雷比斯塔统治时期,达契亚社会生产和交换活动获得更大发展。由于达契亚人多从事农业和养殖业,他们也对外出口许多的谷物和动物,主要为燕麦和小麦以及马和牛等。在达契亚,畜牧业也是颇为普遍的一个行业。人们以羊毛编织为织物,并且用矿物颜料和植物色素对其进行染色,缝制成质量上乘的衣物,而罗马人对于此类制作华丽的服饰和成捆的羊毛有着较大需求。同时,罗马人也从达契亚进口大量的大麻纤维,用它们来制作商船和战船需的绳索和船帆。
由于本土社会生产相对而言较为落后,达契亚人需要从罗马人那里进口各类铁制工具和精美的陶器、瓷器等物品。公元二世纪时,多瑙河上游及下游地区正在逐步成为未来十分重要的东西贸易枢纽。位于伊斯特里亚的意大利人开设大规模的砖瓦厂和壶瓮厂,其产品远销多瑙河流域各地,包括达契亚地区。
与此同时,达契亚贵族和富裕阶层开始崇尚罗马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对于希腊一罗马世界奢侈品的需求激增。因此,达契亚人的进口货物清单上有产自罗马的玻璃物件、镜子、工艺品、装饰品等等。被流放至黑海沿岸托米斯城的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其诗歌中便描述了达契亚与罗马之间贸易活动的情况。
二、达契亚人与罗马共和国的对抗
自布雷比斯塔一统达契亚各部以来,达契亚国的势力如日中天,俨然已经是多瑙河上无可争议的霸主。王国控制着近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领土以及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近两百万的人口,拥有一支号称为数二十万的*队。布雷比斯塔依靠这支*队四处扩张,使得中下游多瑙河河段在一段时期内甚至是达契亚王国的“内河”。此为达契亚国势的鼎盛时期,一时间并无人能够挑战它在东欧一巴尔干一带的统治地位。
然而这样有利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达契亚国家将面临罗马帝国的严重威胁。罗马经过数个世纪的征战,从一个蕞尔小邦开始逐渐发展壮大,它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统一意大利本土以及布匿战争中获胜后,建立起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在第一次马其顿战争中,罗马开始插手巴尔干半岛的事务。后来的历史证明,罗马人的“东进”*策对达契亚人而言极为不利:达契亚与罗马之间的缓冲国马其顿、希腊与色雷斯均——为罗马所扫灭,使得王国南部边境完全暴露在罗马*团的进攻矛头面前。罗马势力与达契亚之间的第一次*事接触可能发生在公元前年,当时罗马将*米努茨乌斯鲁弗斯宣称他打败了一支斯科迪斯奇人和达契亚人的联*。
当时达契亚人与他们的凯尔特人盟友活动于多瑙河南岸墨西亚一带,而这一带属于达契亚人的传统势力范围。由于罗马人己经开始在墨西亚地区进行殖民,并修建了许多*事据点以便控制:这一地区,这也导致达契亚人对罗马人居住区发动袭击。在达契亚建国不久,大概是在公元前74年,罗马将*库里奥率*从巴纳特地区推进至多瑙河沿岸,可能其前锋己经到达了铁门地区,只是“慑于黑暗的森林”而没有渡河进入达契亚本土,但显然这是罗马势力第一次进抵到多瑙河中下游一带。
到公元前72-71年罗马人与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之间爆发战争时,多布罗加的土地首次受到波及,黑海海滨以及部分盖塔人定居地区为罗马人所占领。罗马势力从此逼近达契亚东陲海岸地带,这也向达契亚人释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
尽管如此,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双方对多瑙河中下游流域统治权的争夺还是处于一个势均力敌的状态,而这种拉锯战将持续几达两个世纪。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对巴尔干半岛的征服,其势力范围基本是多瑙河以南一带。达契亚人则牢固地掌控着对多瑙河北岸的统治。双方沿多瑙河上的边界长达上千公里。为维持对黑海沿岸地带的控制权,约在前70年左右,布雷比斯塔攻占希斯特里亚。
不久后,罗马人进行反击,夺取希斯特里亚以及黑海岸边的原希腊殖民地阿波罗尼亚、卡拉蒂斯和托米斯等地。十年后,达契亚人在希斯特里亚击败一支罗马*队,攻取卡拉蒂斯和托米斯城,并在公元前55年前后占领自奥尔比亚至阿波罗尼亚的黑海沿岸地区。达契亚人的兵锋甚至直逼巴尔干山,对巴尔干半岛大部分地区的*治局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三、达契亚与罗马内战
在爆发于公元前49年的罗马内战中,罗马共和派与达契亚建立起联盟关系。共和派大将庞培无力保守意大利本土,被迫携元老院逃往巴尔干半岛,积极寻求当地人的*事援助。庞培注意到多瑙河以北地区强大的达契亚人势力,开始试图与后者展开洽谈,以争取达契亚人的支持。这反映当时达契亚人在巴尔干地区的重大影响力。布雷比斯塔支持共和派,站在庞培阵营中来反抗凯撒,试图从中渔利。虽然后来的战斗中,达契亚人并未直接参战,但罗马当局的举动足以说明他们也开始重视多瑙河以北的这支新兴力量。
达契亚人干预罗马内战,使得罗马人意识到这支势力对自身统治的威胁,开始有计划地对达契亚进行打压。内战中,凯撒大*于法萨卢斯战役中彻底击溃庞培。达契亚人未及派兵援助,庞培业己失败,这也使得达契亚成为罗马重要的敌人,为后者积极讨伐的对象。达契亚人自身的扩张活动也成为引发与罗马激烈矛盾的导火索。布雷比斯塔统治下的达契亚势王国力日盛,开始在多瑙河西部和东部地区进行大规模扩张,直到他们不可避免地与己经在伊利里亚和达契亚南部地区建立起统治的罗马*团发生冲突。
达契亚人向西渡过河,朝罗马统治地区发动侵袭,袭扰至达尔马提亚海岸,成为罗马人在当地统治的心腹大患。布雷比斯塔派兵袭击了罗马在黑海沿岸的提拉斯和哈尔皮斯殖民地,限制罗马人在这些地区的贸易活动,迫使当地人向达契亚人缴纳贡赋。这一切都表明达契亚势力愈来愈成为罗马在多瑙河一黑海地区商业和殖民利益的巨大威胁。这种“大达契亚主义”已然成为激怒罗马人的根源之一。
罗马人的威胁也迫使达契亚人为此做出对策。在罗马大*的进攻威胁下,布雷比斯塔一反过去一直奉行的积极对外扩张*策,集中力量巩固达契亚国的*治中心所在地—奥勒什蒂耶山区的防御体系。对达契亚人来说幸运的是,凯撒在前44年为共和派刺杀,使得罗马人征服达契亚的计划中断。罗马在不久后也陷入一系列的内乱之中,暂时无力应付对外的事务,这似乎为达契亚提供了稳定发展的空间。然而在同一年,布雷比斯塔也遭到了国内一部分不满中央权力加强的贵族的暗算,和凯撒一样成为*治阴谋的牺牲品。原本幅员辽阔的达契亚王国趋于分崩离析,一时间有五位国王统领着达契亚各地,使得整个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直到多年后方才再次被统一起来。
统一而强大的达契亚在公元前一世纪末期的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达契亚人的势力,达契亚人也暂时停止四出征伐的活动,但这并未使罗马人在多瑙河边境,上的压力得到减轻。虽然达契亚各部处于相互混战的状态,但是一旦面临外敌的威胁,他们也认识到达契亚民族的生死存亡有赖于本民族的团结统一,因此常常都是—致对外的。如今达契亚最主要、最危险的敌人无疑是罗马人。达契亚人为对抗罗马人的威胁,经常组织对多瑙河南岸地区的征伐。
总结
在共和国末期第二次内战中,罗马人也尝试与达契亚人作另一次联盟。凯撒之死引发大规模的内乱,共和派的布鲁图曾寻求与达契亚人结盟,但旋即兵败自杀。后三头同盟之一的屋大维为壮大自身实力以及稳定多瑙河南岸局势,曾于前35年时向当时控制着巴纳特山脉两极地区的达契亚人首领科提索提议,双方联姻并缔结联盟,条件是屋大维将自己女儿茱莉娅(当时仅有六岁)嫁予科提索。据称屋大维还向达契亚国王提出了迎娶其女儿的请求。但是在亚克兴海战中屋大维获胜,达契亚一罗马联姻事宜也被耽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