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奶失衡、竞争激烈,新秀玩家和老牌对手虎视眈眈,伊利真的能坐稳行业老大的位置吗?
文丨BT财经游璃
8月31日,乳制品龙头企业伊利股份交卷半年报,财报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收.1亿元,同比增长18.89%;扣非后净利润达50.1亿元,同比增长33.06%,营收净利双增长,伊利的成绩似乎还不错。
不过仔细看来,伊利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同比提高20.37%的营业成本略高于营业收入增速,管理、销售、研发费用均呈现上扬态势,管理费用相较年上半年增加18.42%,去年同期管理费用涨幅为10.56%,销售费用高达.2亿元,同比增加9.78%。
值得注意的是,年由于疫情冲击,费用已经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有乳制品行业观察家表示:“乳制品企业,尤其像伊利这样的全产业链公司,很害怕不可控因素,比如疫情、天灾等。它们自己有奶源地、有生产线,大量的工厂、牧场和人力需要资金去周转,防疫费用高企也是伊利去年净利增长平平的原因。”
高基数之下,伊利仍在增长的各项费用让人忧虑有增收不增利的可能。东莞证券分析师魏红梅点评伊利半年度报“成本费用增加拖累归母净利润增速”,认为伊利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91%“主要系营业成本、税金与销售费用增加所致。”
且除了持续的大额战略投入以外,伊利在财报中也提到:“原料奶、油脂、纸箱、塑料等原辅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企业成本控制压力不断加大。”原奶问题尚待时间解决,销售费用暂且无法削减,现在的伊利,会被高企的营销支出带向何方?
停不了的营销战
伊利的财报中,最显眼的除了营收提升净利有涨,挣来的钱花去了哪儿也值得探究。整理数据后会发现,销售费用以压倒性优势战胜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项,划走营业总成本的24.48%,成为除营业成本外的最大支出类目。
需要指出,年的疫情使得伊利支出上涨,如此高的基数下,伊利的销售费用仍然有着接近10%的提升速度。财报中,伊利把销售费用的变动原因归结为“销量增加影响职工薪酬、装卸运输费用和广告营销费用增加”,然而查看销售费用细则可知,伊利报告期内营销费用为63.89亿元,职工薪酬及装卸运输费用分别是27.8亿元、27.7亿元,营销方面的投入约为其他两项的2.3倍,显然,广告投放占据了大部分预算。
再对比营销费用与营收的比例关系,伊利上半年的广告投入约占总收入的11%,这意味着消费者每消费一瓶单价10元的伊利牛奶,都有1.1元是在为伊利的广告买单。而伊利的广告投入与净利润之比约为1.2,这代表每付出一份宣传费用,集团都会缩减20%的盈利,牺牲不可谓不大。
事实上,乳制品行业的大手笔营销由来已久。年起,伊利在广告营销上的花费就已超百亿达到.6亿元,随后的、年均维持在亿元上下,占总体销售费用比分别为52.4%、51.1%。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特约研究员韩立勇在年的专栏文章中曾表示,中国的乳制品企业,常常以广告投放姿态登上热搜,真正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