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金鹏
来源:运营小公爵(ID:wlyxs)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几十年中,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创造出大量的市场机遇,更是瓦解了无数产业。其中不少企业经历了从神话到噩梦的循环,一些曾经在全国引起轰动的品牌纷纷也跌入了神坛。
维他奶国际集团可以说诞生在一个利润丰厚的年代。在当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攫取巨额利润,成为一个由一文不名致富的奇迹。本着前程是一片大好的光明,却因不当言论的处理方式所导致了后续的股票不断暴跌,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放着好好的阳关大道不走,偏偏走这阴沟里的独木桥”。
“维他奶事件”发酵后,维他奶国际开盘即迅速下跌,惨不忍睹。近日,维他奶国际发布了财年中报。报告期内显示,维他奶国际实现收入36.0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回落18.28%;净利润仅.4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回落95%,基本每股收益为0.03港元。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恐怕很难想象罗氏家族的“金猪”,股价会经历这么大的调整。
自年6月中旬达到46.4港元的股价高点以来,维他奶国际两年来持续阴跌超45%,几乎腰斩。这其实也说明,维他奶国际的大跌并不全是由于“恐袭”不当言论事件,它本身的经营也存在很大问题。我们一起来八一八维他奶为何下跌的如此惨重?
没想到香港品牌维他奶又双叒叕的上了热搜!可笑的是这次却是因为因业绩凉透了才上的,维他奶半年利润大跌95%!震惊不震惊?说实话维他奶暴跌我一点也不惊讶。
通过财报公告显示也给出了为什么业绩下滑这么严重的解释。其中维他奶国际称,尽管在香港、澳洲、新加坡等地,业务仍然是稳健增长的,但其在中国大陆的销售及溢利却因销售下滑而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维他奶国际表示,中国内地的销售下滑是主要原因之一,仅中国内地市场占比超过63%。但内地市场的跌幅也最为严重,营收仅为去年同期31.68亿元的71.78%。
而除此之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受控,政府减少提供有关疫情的补贴,同时公司恢复了去年于疫情下减少的广告和推广支出等,也是导致期内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
从公告可以看出,维他奶在大陆的收入减少了30%。如果说维他奶是自杀式“死亡”一点也不夸张!今年7月份,维他奶香港采购部一男子持刀袭击警员后自杀身亡,维他奶在通告中称凶徒“不幸逝世”,并“致以深切慰问”,引发强烈质疑。7月3日,维他奶再次致歉,但是,未能平息大家的质疑。与此同时,维他奶深陷舆论风波后,内地的代言人均发布声明,表示停止与该品牌的一切合作。而在7月4日,众多网友发现在电商平台以及全国多地商户超市也下架了维他奶产品。
7月1日,本是举国庆祝党成立周年的好日子,同时也是香港回归24周年纪念日。选在这天实施暴力行动,实在是其心可诛。
该事件是否包含政治意味先不说,不容置疑的是,它一定是一起恐怖活动。在世界各国任何一个国家,刺杀警察都被称作恐怖主义活动。因此,香港警方将这件事初步定性为“孤狼式本土恐怖袭击”。
而事实上,内地已成为维他奶国际最为倚重的市场。自年起,中国内地业务开始占到维他奶整体业务量的一半以上。数据显示,到近五个财年里,维他奶中国内地业务收入从26.7亿港元增至50.1亿港元,在整体收入的占比也从49.3%升至66.6%。
公开资料显示,维他奶集团于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在深圳建立首家厂房,随着业务稳步发展,陆续在上海、佛山、武汉和东莞(在建)设立生产基地,并在上海、广州、深圳分别设立分公司。
而自不当言论事件发酵后,维他奶股价持续下滑,维他奶曾经也是港股的牛股,但股价已经从高位腰斩,跌去了60%,市值仅剩亿港元。
维他奶国际在公告中称,“由于业绩不理想,以及需要优先恢复内地业务,不派发中期股息。”据了解这也是维他奶国际年上市以来,首次不派中期息。
一个百年品牌,一样是众人捧出来的。不是自己有多厉害。把国家不当回事、把民众不放在眼里,那么民众自然不会给你面子,尊重是相互的。对于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言论和行为都将受到中国人民的捶打。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义务。
从21世纪初,维他奶进军中国内地并获得极大成功。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扩张速度都很快,可以说是中国液态包装豆奶的绝对龙头,市场份额40.2%,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
然而总是这么不尽人意,就算没有发生此类恶性事件,维他奶公司无论在名声还是经营层面上,都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当中。
据了解在今年“3·15”期间,维他奶(佛山)有限公司曾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深圳海关处以70万元行政处罚。深圳海关网站显示,经海关查验,维他奶(佛山)有限公司申报的货物玻璃樽存在残留物,部分残留物已腐败变质,部分玻璃樽混有使用过的吸管,甚至部分玻璃樽底部发现蟑螂尸体、腐败变质发霉豆奶。鉴于上述情况,海关没收了相关的.2公斤玻璃樽货物,并对该公司罚款70万元。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今年以来,维他奶旗下饮料也已多次被海关拒绝入境。
年5月,3批次共千克深圳市星海文亚科技有限公司进口自中国香港的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维他奶饮料,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D-泛酸钙未准入境,涉及低糖豆奶和豆奶饮料两款产品。
年4月,4批次共千克来自中国香港,清远可誉可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深圳维他(光明)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维他奶饮料,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泛酸钙未准入境,涉及维他豆奶饮料、维他低糖豆奶饮料、维他低糖麦精豆奶饮料、维他麦精豆奶饮料4款产品。
1批次千克,由深圳市威年实业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自中国香港的VitasoyInternationalHoldingslimited生产的维他蜂蜜菊花茶植物饮料,因标签不合格未准入境。
另外还有4批次共千克由深圳星海文亚科技有限公司进口自中国香港的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维他奶饮料被拒入境。其中1批次维他奶低糖豆奶被拒原因为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泛酸钙,另外3批次维他日式蜜桃茶饮料、维他清心栈甘蔗茅根味饮料、维他低糖柠檬味茶饮料被拒入境原因为标签不合格。
年3月,4批次维他奶饮料均为VitasoyInternationalHoldingsLimited生产,由深圳市威年实业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自中国香港未准入境。其中1批次千克维他蜂蜜菊花茶植物饮料被拒入境原因为标签不合格。另外3批次共千克产品均为维他豆奶饮料,被拒入境原因3批次均为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泛酸钙,以及其中1批次不合格原因还包括标签不合格。
年1月,深圳市畅瑞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进口自中国香港的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次共.8千克维他奶饮料未准入境。未准入境为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D-泛酸钙,涉及维他奶豆奶饮料和维他奶低糖豆奶两款产品。
另外,据海关总署发布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数据统计,维他奶国际去年共11批次被拒入境,原因包括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及标签不合格。
而在去年年初,沽空机构ValiantVarriors也发文直指维他奶财务造假,该集团管理层严重夸大中国内地和大洲的利润和资本开支,拉高毛利率至50%以上,并且该机构认为,维他奶国际股价只值10港元/股。
并且,现如今国内含乳饮料抢占市场,年,李子园营收为10.9亿元,同期增长11.6%,达利集团旗下的豆本豆在中国豆奶市场的份额也增至15%。
维他奶品牌诞生80周年的这一年,也是最糟糕的一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维他奶公司的经营思路存在问题:虽然它早就进入大陆市场,但一直未能打开北方市场。
商场如战场,不进则退。维他奶的主要产品柠檬茶面临着其他品牌的激烈竞争,豆奶业务又局限在华南市场,导致业绩增长乏力。
维他奶到了增长瓶颈的同时,还面临中国豆奶品牌遍地都是,竞争异常激烈的局面。维维、养元,乃至伊利、蒙牛等企业都有类似产品。
而维他奶的优势,自然在于老品牌建立起来的市场认知度和口碑。但在这一点上,维他奶也陷入了危机。如果维他奶不解决这致命的一关,未来堪忧。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豆奶产品还总被质量问题“拖累”。年-年,维他奶连续3年上黑榜,还都源于原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海关总署的公开发布。黑猫投诉平台上,维维豆奶粉有虫子,豆本豆变质等投诉众多,严重影响了品牌美誉度。
在如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中,不改变策略、你没有颠覆性产品、没有新故事,无论是资本还是消费者都不可能买单,靠吃老本过日子,显然不能持久。
但就趋势而言,未来还会有更多植物奶产品被研发和推广,如果豆奶产品不改变,怕是只能走进历史,成为回忆了。
维他奶,是一个经历艰辛创立起来的民族品牌,我们对这个民族品牌、对创立者和继任者都是怀有敬意的,但新中国的人民也流传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谚语。作为维他奶的传承人,更应该以先辈为榜样,继续“青出于蓝胜于蓝”,为维他奶这个民族品牌开创新的爱国情怀的新篇章!
对维他奶来说,能不能保住华南的基本盘,都还是个未知数。如果真发展到这一步,维他奶的商业逻辑恐怕也终将被颠覆。相应的,今天的股价暴跌,恐怕仅仅是个开始。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与他的言行要一致,若是不能够管住自己的嘴和行动,必将会给自己的企业带来灭顶之灾。维他奶集团就是前车之鉴。股票暴跌的问题也将会给维他奶国际在全国扩张化带来很深的负面影响,对它未来内地市场的发展蒙上很深的阴影。
咱们中国人讲危机,都是分开来谈的。用哲学的辩证思维看,其实也是维他奶,为香港工商业界树立,积极拥护国安法的一个契机。维他奶完全可以通过这个契机,在公司内部营造正能量的强烈氛围,助力社会稳定繁荣贡献力量,成为香港工商业界坚定爱国的一面鲜明旗帜。
然而却事与愿违,劝维他奶万不可成为藏污纳垢的窝点,自甘堕弱地一步步地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在这个流量之下,一个营销为王的时代,品牌可以成于营销,也可以败于营销。企业明白“什么不能做”比“应该做什么”更重要,不要为了口舌之快失了底限。恶意、低俗、有违人伦的事,碰不得!
牛金鹏:专栏作者,科技评论人互联网观察家: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