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麦趣尔纯牛奶检出丙二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乳制品上市公司的股价都受到了不利冲击,连伊利股份都不能幸免。
截至年7月15日,伊利股份的收盘价格跌破36元/股这个重要关口,即使算上已经派发的年现金红利,参与定增的机构和个人也都被套了。
6月2日,伊利股份披露关于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公告,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数量约为3.18亿股,上市流通日期为6月9日,定增价格为37.89元/股。
对此,伊利股份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60.82亿股变更为64亿股。本次限售股形成后至今,公司股本数量未发生变更。
这次伊利股份解禁的股份来自于公司年12月完成的定增。当时该定增项目,引发顶流公私募基金、险资、外资集体抢筹,定增报价环节火爆异常。
最终,共22家机构及个人成功获配此次定增。高毅资产邓晓峰、高瓴资本旗下私募基金礼仁投资以及易方达等头部基金公司均在获配名单之列。此外,高盛、瑞银、摩根大通、招商证券等知名机构也参与其中。
然而,由于各种事件叠在在一起,导致伊利股份的股价表现并不良好,以7月15日为节点,股价约为35.68元/股,再算上年6月1日已经派发的现金红利0.96元/股,合计36.64元/股,依然低于37.89元/股的定增价格。所以说,截至目前22家机构及个人持有的股票处于浮亏中。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乳制品仍是具备增长潜力的赛道。在消费升级与居民对健康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乳品有望进入量价齐升阶段,龙头企业凭借强大的竞争力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也就是说,虽然眼下参与伊利股份定增的22家机构及个人依然处于浮亏之中,但从中长期来看,浮盈将是大概率事件。业内人士也直言,伊利股份的股价今年波动较大,但只要股民们拿得住,以季度或是半年为周期,肯定是赚钱的。
有参与此次定增的投资者表示,除了对公司发展前景的看好,伊利一直以来给予股东的高回报,也是其积极参与伊利定增的一个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上市以来,伊利股份累计分红21次,累计现金分红亿元。
凯度表示,作为中国领先的乳品公司,伊利股份一直致力于创新和产品开发,因此能够保持“最佳选择”品牌。
凯度强调,在年疫情之后,这一点尤其正确,产品发布集中于包括免疫在内的有针对性的健康益处。通过建立“具有全面健康和营养产品矩阵的广泛乳制品类别”,伊利很好地应对了“自年冠状病毒疾病大流行以来,免疫需求不断增长和多样化的使用场景”。
“伊利股份作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有着强大的规模和品牌优势。在两强(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的市占率达到一定比例之后,行业竞争驱缓。”渤海证券指出,过往,企业通过持续调整产品结构、控制费用投放抵御成本冲击;而由于疫情的影响,国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乳制品消费需求量预计持续温和增长。“今年,在上游原奶价格边际改善的趋势之下,伊利股份的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面向年,除了实现既定的“全球乳业第一”的目标外,伊利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实现“消费者价值领先”“社会价值领先”“员工价值领先”“企业价值领先”的四大价值领先战略目标,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公司将从高质量发展能力价值领先、经营业绩领先和股东价值领先三个方面构建企业价值的全面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