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华福证券刘畅张东雪)
1全球健康食品提供者,管理渠道优势明确
公司定位于全球健康食品提供者,中期战略目标坚定,利润导向明确。
经过30余年不断发展,公司形成了以液态奶为基本盘,奶粉、奶酪和冷饮等业务多元发展的产品矩阵,并且公司在“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愿景指导下,积极培育有机乳品、乳及植物基营养品、奶酪、天然矿泉水等高增长业务。
公司作为乳制品行业龙头,液态类乳品、成人奶粉、冷饮业务市占份额实现细分市场第一,婴配粉市占份额年跃居细分市场第二,公司战略目标坚定,力争年进入全球乳业第三,年成为全球乳业第一。
此外,公司利润导向明显,年净利润率目标为9%-10%(年公司净利润率为7.66%),在该利润指引下,公司加大力度布局高利润率产品如高端白奶、奶粉和冷饮,调整产品结构,同时对标雀巢、达能,积极布局高毛利率的专业营养领域,在费用端,双寡头竞争放缓,公司将优化费用率投放,从而实现净利润率目标。
核心管理团队稳定,激励充足。
我们认为伊利能够成为乳制品行业龙头的关键在于管理团队优秀且稳定。
从股权结构来看,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无实际控制人,公司高管团队(潘刚、赵成霞和刘春海)共持股7.39%,因此公司管理团队稳定且话语权强,其中公司董事长潘刚自年任职至今,其余核心高管也均在公司任职多年且经验丰富,稳定的管理团队使得公司的战略得以延续,从而围绕长期目标进行战略布局,对比之下蒙牛则历经3任管理团队,发展战略和组织架构也在不断调整。
此外,伊利对于核心高管、核心人员激励充足。公司曾多次对董监高、核心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股权激励,深度绑定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在稳定的管理层和充足的人员激励背景下,公司顺利建立了高效并灵活的营销体系和渠道体系,充分调动各环节相关方的积极性。
渠道壁垒坚固,下沉市场更具优势。
伊利自年开始“织网计划”,不断投入资源以实现对渠道的精细化和扁平化管理,增强对渠道的掌控力。伊利也凭借稳固的市场地位维持较高的上下游占款,从而实现高杠杆率,高资产周转率以及杠杆率也是伊利常年维持高ROE的核心所在。
从终端数据上看,公司在下沉市场优势明显,截至年年底,公司直控乡镇村网点数量已达万家,对比蒙牛的年底乡镇村网点数仅为60万家。
此外,公司在夯实线下传统渠道深度分销优势的同时,主动探索新的消费场景,积极创新开拓线上新零售渠道,年线上电商平台及新零售业务实现双位数的增长。
2行业空间广阔,双寡头逐步显示差异化竞争
渠道下沉与产品升级促进行业增长。
根据Euromonitor数据,年中国大陆乳制品零售额为.7亿元,同比增长3.27%,近5年CAGR为4%,从赛道发展来看,乳制品行业已步入成熟期。
但我们认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空间仍有增量空间:根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数据,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约43公斤,与年相比提高了48.3%,但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居民人均乳制品费水平约为城镇的1/2,且偏低端的乳饮料等产品消费仍然占据较大比,未来受益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以及对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