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信证券拥抱乳品行业盈利拐点积极配置伊利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来源:智通财经网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乳企龙头经历过去几年竞争加剧、原奶紧缺以及疫情冲击,实现了市场地位和定价权的提升。考虑针锋相对竞争趋弱、原奶消除上涨压力,伊利蒙牛盈利拐点已至,未来2-3年望实现收入双位数增长、净利润15%+增长。目前,伊利蒙牛具备较强估值支撑,坚定推荐。


  伊利股份(.SH):公司春节旺季准备充分、动销良好,1-2月估计实现15%+增长;冬奥会投入对季度利润有扰动,不过考虑到公司高盈利奶粉业务高增、奶价压力释放、产品持续升级,预计Q1收入同增15%左右、净利润增速10%左右。维持/22/23年EPS预测为1.38/1.67/1.98元。


  蒙牛乳业():公司目前渠道库存较低,动销景气,预计1~2月收入同增10%+。奶价压力需求回落减值损失下,H2净利或同比无增长,下调年盈利预测从52亿至50亿元;看好公司未来通过收缩费率、产品结构优化推动每年OPmargin提升50bp。调整公司/22/23年EPS预测至1.54/1.92/2.35港元(原预测1.59/1.95/2.43港元)。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多重扰动因素持续扰动,过去几年乳品行业负重前行。


  过去4~5年,乳企龙头不断升级产品结构、大单品规模效应释放且提升精细化管理,本该实现盈利稳步提升;但是却面临了竞争加剧、原奶成本持续上涨、疫情扰动等诸多负面因素的接二连三冲击,盈利能力并没有如期上行。伊利盈利能力自-年的高点回落;蒙牛自身改善逻辑下盈利能力有提升,但没有达到预期提升幅度。


  制约因素全面松动,盈利拐点已至持续释放弹性。


  站在当前时点,中信证券认为制约乳企龙头盈利能力的因素均在逐步消退,坚定看好乳企龙头盈利拐点到来;未来3-4年,预计伊利蒙牛均会进入盈利能力稳步抬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1)短期疫情需求红利仍在,中长期量价齐升推动行业韧性增长。疫情推动乳制品消费意识,需求有加速提升趋势,虽经历Q3的阶段性走弱(疫情/消费环境),Q4已逐渐恢复,年1-2月伊利蒙牛均完成双位数销售增长、实现开门红。展望年,预计基础白奶+高端UHT中双左右增长、安慕希有望高单增长;纯甄保持稳定、伊利奶粉同增25%+;蒙牛奶粉同增10%+、乳饮料有望增速回升至~10%,伊利蒙牛今年收入均有望同增12~15%。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仅为日韩的1/2、欧美的1/4,健康消费属性下,中国亿的乳制品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十四五”期间龙头乳企有望做到收入双位数增长。


  2)奶价回落释放成本压力,原奶周期弱化支撑乳企盈利扩张。~年,奶价低迷、部分产能退出,年原奶需求复苏但供给释放慢于需求增长,原奶开启上涨周期,H1叠加饲料上涨、奶价同增中双位数。随着原奶产能释放,供需逐步平衡,判断年奶价有望平稳或有所下降,年1-2月奶价微增(2月略跌),奶价下行周期中乳企龙头具备利润弹性释放空间。考虑上游原奶供给匹配下游乳企规划,奶价波动收窄,为乳企盈利扩张提供稳健经营环境。


  3)竞争缓和苗头于年出现,看好乳企双雄携手改善盈利。H2-Q1,蒙牛积极渠道下沉;改革、并加大线上线下营销投入,欲缩小与伊利差距;伊利随后反击,随后1-2年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走低。年之后,疫情冲击;原奶成本压力之下,伊利、蒙牛逐步收缩补贴费用投放,行业竞争趋缓。年,乳企龙头推动费用精准投入(规划的线下费用率均有下降),常温液奶已形成稳固双寡头格局、促销抢份额意义不大,乳企龙头差异化竞争;原奶价格窄幅波动环境下,看好伊利、蒙牛保持温和竞争,共同驱动盈利能力提升。


  风险因素:行业景气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奶价大幅上涨;食品安全风险。


  本文选编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