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格力电器——这四只股票曾经是大白马的代名词,过去一段时间则遭遇血洗,今天更是无一幸存。
其中,中国平安最大跌幅日内达到-7.46%,收盘时跌幅回升至-3.53%;格力电器开盘走高,随后仓促回落,收于日内最大跌幅位置-3.29%;被传董事长失联的伊利股份接近午休时跌停,午后的两笔大资金进入,也没能撬开跌停,令其摆脱一字板的窘境。而贵州茅台更是“躺枪”,股价由涨转跌。最后收跌-2.31%。
有意思的是,在机构持股榜单之上,这四只股票分别位列机构持股榜单前五的位置。
谁血洗了“三大白马”?是机构行为,还是散户行为,这个问题是市场首先提问的。
而从种种迹象显示,在由信息透明度与业绩确定性不足的种种问题之下,机构成为了抛售白马股遭遇血洗的最大推手。格力昨日被深港通集体卖出,散户集体“接盘”,足够证明信奉价值投资的海外投资者,开始对中国的白马企业失去信心。
分析人士认为,白马股开始失重,一方面源于业绩集体与预期出现偏差,一方面则源于白马指数整体趋于高位;但也有人认为,这是白马股公司“管理层职业道德集体趋坏”导致的投资者信任危机。
白马股的点,机构的股灾
经常有人问,这白马股,究竟以什么方式来做评判呢?
年11月,素有中国标普之称的中证公司,公布一个叫做“红利增长”的策略型指数。从编撰原则和成分股一览几个角度,这个指数都非常切合投资者对白马股的认知。
这只目前成分股中包括了中国平安、万科A、贵州茅台、海康威视、上汽集团等一梯队白马的50成分股指数,经过中证公司的倒测,在过去两年的走势一直维持着比上证50更加完美的通道上行走势,最大涨幅达到惊人的65%!其甚至高于被我们认为是白马指数的沪深的涨幅55%。
(中证红利增长两年走势)
而直到今年1月底2月初,这个指数建了一个两年大顶,用技术派的说法,这个指数“直接破了通道下轨”,形态出现了逆转,把整整两年的趋势打破了。
如果把这理解为白马牛市结束,我们似乎很容易理解这些市场行为。
年6月,著名的点,6月20日前后,市场第一次传出了清理场外配资的声音,并在不久之后演变成了声势浩大的全面清伞,并在直至年年底演变成了持续两年的金融去杠杆。
而在年2月,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名为“通道”,实为“机构配资”行为的集合资金信托,资产管理计划等遭遇严厉监管,部分信托出现爆仓和补缴保证金的情况,市场传言大量信托计划被要求强制平仓规避风险——好似梦回年6月,同样的清理杠杆,同样的破位下跌,不同的事情在于,一个是割散户的韭菜,一个是割机构的韭菜。
机构投资者的疑虑:吸收利空,不吸收利多
恐惧让人停止思考,这对机构和散户来说都是一样的。
一位私募客在接受四大报采访时的评论是这样的:
蓝筹股正处于这两年的高位,对利空敏感、对利多不敏感。虽然伊利全年净利润是个位数增长(6%)不算好;一季度是21%,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蓝筹股处于这两年的高位,涨了两年,对利空敏感、对利多不敏感,这就是股票走势的原因。
我们回过头再看一下这张图。
根据东财对基金一季报数据的分析,目前持有中国平安的基金个数,达到家;持有伊利的为家,持有格力电器的为,三者分列机构持股家数的第一、第四和第五。这便能解释,为什么在机构牛市之后,这些股票会如此之脆弱。
而上述提到的中证红利增长指数,同样是机构持仓的主要选择方向:
红利增长指数50成分排名数量靠前的个股
而透过另一只基金,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的持仓,我们大概能理解机构投资者对“白马股”的认知和我们并无区别。
来源:天天基金网
曾经一位买方研究员聊起,事实上大多数机构喜欢与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近期业绩情况进行勾兑。而最近,他们获得的信息,准确率非常低。光明、伊利等就包含在内。
以某白马股为例,在大量调研辅助的情况下,这只持有机构众多的白马股,一季度业绩预期在卖方圈内的口碑非常好。然而在其公布业绩之前,公司董监高却出现了集中减持的情况,而最后,公司业绩虽然仍维持增长,增速却下跌至个位数,卖方圈便炸了锅,认为自己受骗了。
这个信任危机,在中国平安与伊利股份留言传出,公司消极应对的情况下,变得更加尖锐了。
白马股的“傲慢与偏见”
根据中国基金报采访,上海某长期持有伊利股份的私募表示,4月初的时候他便把伊利股份卖了,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层的个人风险问题,不确定很大。
一个有意思的数据,让我们对机构行为略窥一斑,那就是机构调研数。
年1月1日开始算起,直至4月27日,上市公司中得到调研最多的公司为海康威视,机构接待量达到起,比排名第二的华东医药整整多出近,
而在白马抱团的蹦极的今天,海康威视表现稳定,4月27日红盘收涨,未遂了做空者的愿。
相比之下,格力电器年初至今接待机构调研数量仅为25次,中国平安仅为3次,伊利股份则压根没有在今年接待过机构,也许都是内蒙山长水远害的。
也许你要说,这些大公司已经被机构吃透了,调研数能说明什么问题?打个比方,万科A的一季度调研数量仅为2次,全A股排名位,而其一季度机构持股市值则骤降40.7%。
而作为对比,同为大白马的碧水源一季度接待机构调研数量88次,其机构持股市值反而上涨了14.95%。
一个更有意思的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机构调研排名最靠前的6个股,今天几乎全都以红盘报收。
所以,在某些股票被热烈欢迎的同时,董小姐不愿意给机构们分红的“傲慢与偏见”会被放大。而其结果也就不言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