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庄园牧场净利三连降西部牧业被打回原形何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导读

任正非曾言,华为总有一天会倒闭。正是这份产业敬畏、周期危机,成就了当今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商海沉浮、大浪淘沙。如何延长企业生命、强周期甚至逆周期发展,是每个领导者的重要考题。

那么,刚刚披露年业绩的庄园牧场、西部牧业,表现又如何呢?

作者:木南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年,对乳业上游来说,可谓利好之年。

奶价回升,产量也有较大增长。数据显示,年,全国牛奶总产量万吨,同比增长4.1%,为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行业向阳而生,固然令人欣喜。不过,聚焦个中企业,也不乏拖腿、掉队者。

比如庄园牧场连续三年净利下滑;西部牧业在年保壳成功后,年业绩再次转亏。差强人意的成绩单,让不少消费者、投资者大跌眼镜。

那么,问题来了。“水大鱼大”的行业生态下,为何二者会陷入困境?

净利三连降进入低潮期?

先来看庄园牧场。

在企业生命周期论中,有“三年周期”的说法。即企业生命周期以12年为一轮循环。4个不同阶段分成3年小周期,分别为上升期、高峰期、平稳期、低潮期。

从庄园牧场的业绩看,其或处于平稳期与低潮期的交替阶段。

来看具体数据。

2月28日,庄园牧场发布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收8.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69%,营业利润.3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60%。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庄园牧场净利连续第三年下滑。

数据显示,庄园牧场年、年、年、年、年,净利润分别为0.67亿元、0.73亿元、0.76亿元、0.68亿元、0.64亿。

年,为冲击IPO,庄园牧场持续在甘肃、青海地区跑马圈地,主推“庄园牧场”和“圣湖”两个品牌。此外,还于年推出“永道布”品牌。

基于此,其年0.67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年0.32亿元,有了大幅提升。

年,庄园牧场在港交所上市,净利再次飘红。

年首份上市业绩单上交,净利达到最高值。

可见,-年是庄园牧场发展的高峰期。

然年成为拐点,净利下滑幅度接近11%,此后连续2年下跌。

经纬分明的下跌态势,凸显庄园牧场盈利能力的减弱,也意味着其已从高峰期进入平稳盘整期。

需要强调的是,年,庄园牧场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同时登陆A股、H股的上市乳企。作为国内资本优势最强的乳企,其盈利能力如此不佳,着实令人遗憾。

值得注意的是,年庄园牧场的净利润.0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60%,下滑幅度接近的3倍。

更重要的是,这种大幅下降,是在年奶业市场处于上行通道,叠加猪肉高涨乳制品替代消费需求明显的背景下。

显著降幅,凸显庄园牧场的发展困境。是否意味着其正在进入低潮期?

展望年,这种预期的可能性不小。

从行业看,庄园牧场区域性乳企的属性及产品限制,是影响其年走势的利空因素。

乳业专家宋亮指出,庄园牧场的上游牧业板块受限于整个大环境影响,“牧业公司主要供奶是给下游,下游用量有限,束缚了他的发展。”而下游则受到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的挤压。“庄园牧场整个的市场经营情况,仅局限在甘肃地区,整个市场在这个伊利,蒙牛的这样的一个全区布局条件下,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很多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都让伊利、蒙牛占据了。近五年伊利、蒙牛增速高于水平,加快了对于区域性企业份额的攫取。从企业内部看,整个品牌建设、渠道铺货,还有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发力都较疲弱,“在大型乳企面前,区域性乳企高端的发展不起来,也抑制了营收和利润的增长。”

除了强敌压境,庄园牧场在企业经管方面的漏洞,也为其年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扩张隐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定意义上说,庄园牧场的业绩颓势,与其过去的失败布局不无关系,

首先便是对东方乳业的收购。

年7月,庄园牧场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收购参股子公司西安东方乳业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以支付现金2.49亿元收购东方乳业合计82%的股权,东方乳业成为庄园牧场全资子公司。这标志着庄园牧场,正式进*陕西市场。

年,庄园牧场营收上涨23.69%,增加东方乳业合并报表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合并后,庄园牧场的“增收不增利”,也说明东方乳业并未提升其多少盈利能力。

事实亦是如此。

庄园牧场发布的《关于年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公告》显示,东方乳业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账面价值2.9亿元,可回收金额2.37亿元。

庄园牧场坦言,公司按照总体发展战略于年对西安东方乳业经营策略、渠道建设及管理团队等方面做了相应调整,该调整于年尚未发挥效益,导致年业绩下滑,低于形成商誉时的预期,经过商誉减值测试,商誉所在资产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75万元,确认为商誉减值损失。本次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计入公司年度损益。

公告显示,东方乳业原股东对未达业绩承诺需履行补偿义务。经初步估算可确认约.87万元与业绩补偿相关的收益计入年度损益,相应减少公司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约.88万元,减少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约.88万元。

换言之,东方乳业一定程度上还拖累了庄园牧业的盈利表现。

这从其三季报中,也能探得端倪。

庄园牧场年三季报显示,由于东方乳业并表,其营收同比增长30.28%。但相对应的,公司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也分别增长34.6%、42.76%和43.91%。

东方乳业看似庄园牧场的“业绩助推器”,实际更像大而不强的“烧钱机器”。

如何又大又强

值得一提的是,从庄园牧场的整体布局看,其仍在“做大模式”上狂奔。

年12月6日,庄园牧场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万股A股股票,募资不超3.8亿元,用于金川区万头奶牛养殖循环产业园项目和偿还银行借款。

根据公告,庄园牧场“日加工吨液体奶改扩建项目”自年动工至今正在建设中,预计年投入使用。金川区万头奶牛养殖循环产业园项目的实施,可有效补足需求缺口,并可从源头上保障公司的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据披露,该养殖产业园总投资4.98亿元,此次庄园牧场拟投入募资3.4亿元用于项目实施。

如此巨资扩张上游,气魄可嘉。不过,投入产出比如何,是否真有意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仍需时间考量。

乳业专家宋亮指出:金川区万头奶牛养殖循环产业园项目是为打造一流的属于自身奶源,但是中国现在奶源整体的情况是,一个成本高,另外一个竞争力差。打造自有优质奶源,高成本也是很难消化的。

专家观点有事实依据。毕竟从中国乳业的历史来看,曾经高喊建立万头牧场的上游乳企,最终站稳脚跟的,只有蒙牛、新乳业的供应商现代牧业,以及飞鹤、蒙牛、光明的供应商原生态牧业。

放眼市场,一些活跃者已经折戟沉沙。比如,没有任何“靠山”的辉山乳业,在年底刚被强制退市。

另一方面,大规模扩张,对庄园牧场的综合管理力也是一大挑战。其子公司在年就因环保问题,被监管层处罚。

年10月10日,庄园牧场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收到行*处罚决定书》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兰州瑞兴牧业存在以下环境违法行为: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向环境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被罚肆万玖仟元。

马红富的革新之变

事实上,庄园牧场的激进扩张,并不令人意外。这家企业从创始之日起,似就带有此基因。

公开资料显示,庄园牧场的前身是庄园乳业,为现任董事长马红富于年创办。

创办之初,庄园乳业在兰州市12家乳品企业里面规模排名最后。而在投资近千万元购买利乐公司购买进口设备后,年庄园乳业销售规模超过两亿,一举荣升当地领*乳企。

一定意义上说,庄园乳业的逆袭,与马红富的发展魄力有直接关系。

随后,由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国乳业迎来转折。

彼时,马红富又使用了相同打法:逆势扩张。

年,庄园乳业开始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区建立规模化养殖牧场。截至年6月30日,公司共有存栏奶牛头,自有奶牛头,签约农户奶牛头。

前文已说到,年之前,是庄园牧场的高速发展阶段。

换言之,庄园牧场能够由小做大,既有行业机会,又有领导者的眼光魄力,同时也夹杂着些许运气。

问题在于,年,中国乳业第一轮“*金十年”结束。行业发展主题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这标志着马红富此前的激进打法,已然过时。精耕细作的新行业周期下唯有修炼内功,稳步发展,才能占得发展先机。如依然路径依赖、迷恋经验打法,则可能成为逆势裸泳者。

全产业链发展,固然值得肯定,但也考验着企业资金、管理、相关经验等综合实力。一旦步子过大,后遗症也是一个难言苦果。尤其是对于庄园乳业这样存有不少短板隐忧的企业,更应慎之又慎。

面对冲击,企业难招架的一个典型表现,往往是管理层动荡。从目前看,庄园牧场已有此苗头。

有媒体统计,在最近两年,庄园牧场已有8位董事会和高管离任。

例如年6月6日,庄园牧场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马添粮因个人原因辞职。

年1月17日,庄园牧场副总经理李宝柱辞任。

一支高效稳定的高管团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庄园牧场这样,身处业绩逆境,需要强势突破的企业。

以此观来,马红富的革新之变,首先要从稳定团队这一步开始。

被打回原形的西部牧业

同样需要做出迫切、精准改变的,还有西部牧业。

这家年刚刚“保壳”成功的企业,年再次巨亏,着实令不少投资者伤心。

2月26日,西部牧业发布年业绩快报显示,其营收6.82亿元,同比增长0.67%;净利润-.81万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

公开信息显示,年8月,西部牧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总资产25亿元。拥有24个规模化奶牛良种集约化现代标准牧场,已形成从饲草料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牛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乳制品加工和肉制品加工完整的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牧业公布的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5.25亿元,同比下降1.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同比下降94.6%。

何以在一个季度后,迎来巨亏呢?

对此,西部牧业表示,财务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策规定,对公司各项资产、存货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年度将计提减值,对公司本期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公司全资子公司新疆泉牲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因受到原材料涨价因素影响,年度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全资子公司新疆西牧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年第四季度因奶源紧缺,无法释放产能,导致营收下降形成较大亏损”。

不难发现,西部牧业爆雷,一个重要原因是奶源问题。令人疑惑的是,作为一家上游乳企,西部牧业为何会缺少奶源呢?

这还要从其保壳说起。

保壳背后

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相比正在进入低潮期的庄园牧场,西部牧业更像处于低潮期的深度阶段。

数据显示,年、年,西部牧业净利分别为-.47万元、-3.67亿元,同比下降幅度分别达.98%、.91%。年,西部牧业成功扭亏,一度让不少投资者看到希望。甚至有舆论指出,其已迎来展新未来。

现在来看,这显然是个过于乐观的预期。根本问题在于,西部牧业的扭亏,并非自身业绩能力的提升,而是变卖资产。

据悉,西部牧业在年7月份曾连发公告拟出售16家上游资产,具体出售标的包括:利群牧业30%股权、东润牧业30%股权、阜瑞牧业30%股权、泉旺牧业30%股权、天锦牧业50%股权、天盈牧业30%股权、绿洲牧业%股权、呼图壁养殖公司%股权、玛纳斯养殖公司%股权、振兴牧业80%股权、红光牧业65%的股权、波尔多牧业60%的股权、桃园牧业30%的股权、兵团畜牧研究中心下属的良繁中心牛场全部养殖业务资产、兵团畜牧研究中心下属“牛场”的全部养殖业务资产、兵团畜牧研究中心下属“牛场”的全部养殖业务资产。

频繁出售资产,使得西部牧业暂时逃过了退市命运。

但如此保壳,却不能解决盈利困难的根本问题。本质上属于将风险缓冲、延后而已。

管理漏洞好牌被打坏

从业务看,西部牧业寄予厚望的奶粉业务,并没做出预想贡献。

表面看,西部牧业的产品牌面不错:旗下西悦、因爱宝贝和西悦茗星三个系列九个配方,已获注册。

但这副好牌,西部牧业并没有打多好。

年11月28日,原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西牧乳业婴幼儿奶粉,存在配方管理混乱等12大项生产管理缺陷。

其中“,西悦”婴幼儿配方奶粉被发现使用过期营养强化剂ARA、DHA,数量超过听。西牧乳业因此被罚万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尤其是娃娃的口粮质量,更是牵动各方神经。在行业由质量转向品质发展的新阶段,飞鹤、君乐宝、伊利等龙头品牌崛起的背景下,西部牧业的产品表现又能分下多少蛋糕呢?

年,西牧乳业实现营收约1.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万元。主业的持续性亏损,便很能说明问题。

年,随着亏损额加大,这种尴尬感更为凸显。也意味着,其发展困局仍在继续。

更重要的是,细观年的资产出售潮,大部分都是上游资产,这使其原奶生产量必然大打折扣,上文的奶源紧缺即是例证。可谓杀鸡取卵。

换言之,西部牧业年的保壳之举,只是留给了一个喘息机会。现在,更多的挑战,已摆在面前。

何以至此呢?

与庄园牧场相似,西部牧业的另一大利空因素也来自管理层。

首先,年刚刚上任西部牧业董事长的秦江,并无太多食品业经验。

另一方面,年10月10日,西部牧业连续发布6条公司人事变动公告,副总经理陈建防、姜梅,财务总监张予惠提交书面辞职报告。

上游思考

通过梳理两者问题,可以得出结论:在行业利好时期,企业表现不佳,甚至出现周期性衰退,和自身策略、漏洞短板关系密切。

众所周知,作为涉及农业、畜牧业、现代工业、服务业的复合型产业,乳业的产业链很长、很重、也很复杂。

做好单一环节已然十分不易。若想跑通整个链条,除非拥有如伊利、蒙牛的强渠道、强营销、强资本、强品牌。否则,一味盲目扩张或导致自身顾此失彼,甚至出现严重的财务压力。辉山乳业包括此前的中国圣牧,都是前车之鉴。同时,企业的高效精准管理,也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品质为先的消费趋势下,过硬的产品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底线。

可惜的是,从庄园牧场、西部牧业的往期表现看,似乎没有完全领悟到这个道理,最终落得一地鸡毛。

英特尔公司总裁葛洛夫曾言,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面临一个战略转折点。

那么,经历数年盘整的庄园牧场、西部牧业,转折点时刻为何还是迟迟未来?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领导层的意识。

拉长时间维度,遥想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得奶源者得天下”的概念被广泛传播。因此,庄园牧场、西部牧业在此后阶段都迎来飞跃。

但如今,行业已出现根本改变,养殖成本叠加国外低价奶源的涌入,上游乳企的盈利空间正在变薄。

在此背景下,如果上游乳业不能放下曾经高贵的“身段”,与下游掌握渠道与终端的乳企积极谋求合作、打破路径依赖,创新发展,只会作茧自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结合疫情爆发,国内乳制品消费需求强劲增长,超出国内原奶生产增速的同时,乳制品进口总量有可能出现更大增长。

这对上游乳企来说,是一个新挑战,尤其是弱势企业。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整体而言,对于头部企业是利好的。在疫情之后,将会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两极分化格局。

行业洗牌之下,庄园牧场、西部牧业是继续下滑,还是逆势重生?马红富、秦江又将如何抉择,铑财将持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