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否则结账时会有大惊喜。”网络社交平台上,很多网友说雪糕越来越贵,都不敢拿没见过的雪糕。雪糕话题频频登上微博,引发网友热议。与此同时,细心的西宁市民发现,西宁街头的雪糕冰激凌批发店越来越多,价格也节节攀升。
如今,雪糕的品种越来越多。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西海全媒体记者冶雅婷摄
尴尬
买根雪糕还得细思量
西宁市民林朵是“吃冰”爱好者,有一次她在家附近的小超市随便拿了根雪糕,结账的时候老板说这根雪糕18元,当时她就愣住了,但又不好意思再放回去,只好付了款。
林朵说,以前买雪糕和冰激凌根本不在意价格。如今吃雪糕解渴变成了解馋,到店里不敢随便拿不熟悉的冰激凌,避免“吃不起、退不了”的尴尬。
部分小超市里,几元甚至几十元的雪糕开始占据冷柜,很少能看到有2元以下的冰激凌售卖。不过,一些传统的、便宜的冰激凌也没有消失。80后、90后常吃的“小布丁”的价值从0.5元涨到了1元,“绿舌头”从1元涨到了3元,“巧乐兹”从3元涨到5元。很多网红产品的定价超过了10元。
6月15日,李先生在街边雪糕店买了2根雪糕,结账时发现要付37元。随后,他去换了2根雪糕,再次结账时发现这2根雪糕更贵,总价要45元。本来准备享受雪糕美味,结果却让他心疼了好久。
火热
雪糕批发店悄然兴起
说起雪糕冰激凌,很多细心的市民发现,西宁街头雪糕冰激凌批发店悄然兴起,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雪糕批发店。
6月14日,记者在一家雪糕冰激凌批发店看到,店内有十多台冰柜,上百种雪糕,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家里的小孩喜欢吃雪糕,每周我会来批发一些囤到冰箱里。现在的雪糕牌子多、样式多,选都选不过来。”市民陈先生说,夏天炎热,大人小孩都抵挡不了雪糕的诱惑,购买时发现这几年雪糕价格越来越高了。
一家雪糕冰激凌批发店的老板坦言:店里的雪糕冰激凌有多种,有些售价高的雪糕,卖1根能有4元到6元的利润。
“现在很多人买雪糕图新鲜,高价雪糕的复购率不是很高,而伊利、蒙牛等传统品牌收获了一大批忠实消费群体。”雪糕冰激凌批发店的老板说。
出圈
雪糕价格节节攀升
网红带货、小红书种草、天猫销量领先……一些雪糕冰激凌品牌在营销推广之后,成为了网红雪糕。记者走访各大雪糕冰激凌店发现,掀起“雪糕网红风”的“钟薛高”售价在18元至30元之间。
西宁街头的雪糕冰激凌批发店里,各类雪糕造型不仅纷纷“出圈”,价格也是节节攀升。一家雪糕批发店内,10元以上的雪糕就有42种,20元以上的雪糕有15种,最贵的雪糕一根高达60多元。
“以前觉得10块钱的‘梦龙’很贵,现在突然觉得‘梦龙’已经是平价品牌了。”周女士说。00后的张宇表示,现在他吃的雪糕在10元左右,偶尔吃一次还可以接受,他周围的朋友也会为了紧追潮流,买根网红雪糕拍照打卡朋友圈,但尝试以后觉得价格不亲民,味道也一般。因此,同一种雪糕很少会再买了
追问
雪糕为啥越来越贵
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雪糕价格上涨,最直接的原因是原料涨价。
公开报道显示,8年至年,冰激凌生产所需的牛奶、淡奶油等原料成本上涨约80%,雪糕总体价格自然也越来越高。同时,不少品牌在冰激凌原料的选择上,产生了新的变化,有些追求纯牛乳、水果酱、淡奶油、可可脂等原料升级,成本也随之推高。
同时,为了吸引顾客,以往的雪糕冰激凌产品,更多与“高糖、高脂”等标签挂钩。现在雪糕冰激凌品牌主打“健康”理念,“低卡、低脂、无蔗糖”这些新概念成了提价利器。
不仅如此,很多品牌瞄准雪糕的网红属性,不停创新产品,增加了研发成本,把肉松、海苔等融入雪糕中,更与茶饮、餐饮、白酒企业玩起跨界联名。
心声
应该以品质取胜
现在买根雪糕的钱能顶一顿饭钱,网友直呼不能实现雪糕自由了,以前吃个“巧乐兹”就是天花板,现在好像都是起步价了。还有市民调侃:“本来吃雪糕是为了降火,但吃完火大了三天。”也有一些市民称“雪糕不标价格,要赚就赚脸皮薄的人的钱”。
“网红雪糕并非是长久之计,雪糕冰激凌市场,最终还是得靠口味和品质”。市民李女士认为,只要商家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产品又有需求、有销量,通过细分产品定位,形成高中低端的价格差异,是无可厚非的,但对行业来说,一味地推高端产品会扰乱雪糕市场。
雪糕的消费升级,不仅仅是价格的升高,更多的还是品质的优化。不管是好吃便宜、包装质朴的老式冰棍,还是口味独特、造型新奇的高价雪糕,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与高价格相匹配的,应该是名副其实的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