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连续六年创亚洲乳业首位,连续超百亿级增长。尽管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伊利依然走出了自己的一路繁花。
伊利股份(,SH)年年报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23亿元,同比增13.41%,净利润70亿元,同比增7.73%,展现出领先的规模优势和持续稳健的增长能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伊利能大象起舞,更显难得。面对今年的突发疫情,其也再次证明了自己的硬核战斗力。
“大年初一潘刚董事长就紧急召集我们开会,成立应对疫情工作小组,要求务必做好员工的防护,同时尽最大努力支援抗疫。”对于这一幕,伊利管理人员都记忆犹新。而伊利员工铭记在心的,则是“人还没到,口罩却已在桌上”的那份安全感。
据了解,在疫情爆发之初,伊利便第一时间启动《新型冠状病*肺炎防控预案》。在员工健康得到充分保障的同时,伊利迅速复工复产。招商证券研报指出,行业景气度受损时,企业的竞争优势往往被放大,从当下情况来看已经有所体现。伊利的快速修复,已经让一些机构将其列为资本市场食品行业首推的公司标的。
而在公司所表现出得抗风险能力和反弹力背后,伊利的成功秘诀指向了公司的深厚积淀、强大的可持续竞争力以及更加明确的战略方向。
战略领航潘刚带领伊利驶入大健康蓝海
对于伊利这个体量的公司来说,战略方向至关重要。回顾伊利的发展历程,从率先打造中国乳业“事业部制”的组织模式,到凭借卓越的创新与品质成为全球佼佼者,同时服务夏季奥运和冬季奥运的健康食品企业,正是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期屡屡完成超前布局,才成就了伊利亚洲乳业龙头的辉煌,这当中,潘刚的战略远见和正确判断功不可没。
已经蝉联亚洲乳业六连冠,并且年年创新高的伊利,以何种动能保持这种增长?在未来,这艘巨轮又将驶向何方?事实上,作为伊利的掌舵人,潘刚早就已经为伊利锚定了新的方向——大健康。
潘刚说道:“伊利将是横跨大健康领域内多品类的布局者,将是带动健康食品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将是值得消费者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战略计划无疑等同于把人类健康和公司发展高度结合,是站在时代节点上深思熟虑洞见未来的远见。
众所周知,大健康产业领域正在成为新的蓝海,尤其是“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继互联网之后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根据预测数据,到年,健康产业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
近两年,伊利着力围绕大健康食品行业布局新业务体系,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先是接连进入了植物蛋白和功能饮料的市场,年又首创推出“伊刻活泉”火山低温矿泉水和“伊然”乳矿轻饮新品,迈出了大健康产业布局上重要的一步;同期,“金典梦幻盖有机纯牛奶”“伊利儿童奶酪棒”“伊利马苏里拉芝士碎”等新品上市,市场表现良好,或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数据显示,公司新品销售收入占比19.4%,较上年同期提高了4.6个百分点,创新红利持续释放。据悉,未来公司还将在咖啡、功能性饮料等非乳品品类上持续发力,探索新业务的组织架构体系和运营模式。
“合作方能聚力”,是潘刚在多个场合一再强调的理念。伊利的健康战略也自然不是伊利一家的独角戏,年潘刚即首倡“全球健康生态圈”。
从伊利与利乐、嘉吉和芬美意等13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联手打造行业内首个“可持续发展供应链全球网络”,到集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工业旅游、商业配套等为一体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再到在全国各大优质奶源地建设规模化示范牧场和智能化乳制品加工基地,打造高端乳制品产业集群基地,从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到旗下高端酸奶品牌安慕希正式在东南亚上市……如今的伊利,正在潘刚的引领下,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让伊利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用全球资源只为一杯好奶”,并不只是伊利的一句广告语。
乌卡时代迫近、伊利或将迈向后千亿阶段
《哈佛商业评论》曾用“VUCA(乌卡)”一词概括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时代特性。而在过去的年,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的确让人感到了“乌卡时代”的迫近。
其实,在伊利内部,潘刚早就提示了“乌卡时代”的到来:“乌卡时代是变化的时代,一切问题来源于变化。在这样的不确定性环境中,对企业适应环境的动态应对能力和发展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未雨绸缪,以确定性对抗不确定,正是潘刚为伊利在乌卡时代谋定的发展之道。这种确定性,就是多年来潘刚带领伊利锻造出的在品牌、资源、创新、渠道、企业文化上的核心竞争优势。
这些优势沉淀内化为伊利系统的核心竞争力,让公司具备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伊利面对突发疫情的迅速反应和快速反弹,就是这种强大内力的外显。伊利的成功绝非偶然。
新冠疫情只是乌卡时代的一次实战,后疫情时期将会有更多挑战,但早已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的伊利,想来不惧。但斌在《时间的玫瑰》一书中曾指出,在激烈的市场拼杀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企业往往都有对手无法复制的竞争力,在碰到危机时也能渡过难关,甚至越挫越勇。
在抵御外部不确定风险之外,年,伊利内部企业文化的一个特别动作格外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