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巴菲特投资理论看伊利股权激励把自己当成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9/9249054.html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里,最明显的特色是他清楚地认识到,拥有股份就是拥有那家公司,而不是只拥有一张纸。他说:“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企业经营者,所以我成为更优秀的投资人”,即“以买下一家公司的心态投资而非投资股票。”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买了这家企业的股票,应该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做出投资决策。更加重视这家企业的长期价值,不因短期波动干扰投资行为。

伊利作为亚洲乳业第一、市值千亿的企业,毫无疑问是具有长期价值的。关键是,如果你是伊利的经营者而非投资者,该如何正确理解此次的股权激励计划呢?

企业经营者思路一:团队激励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曾说过,“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创造业绩的是员工,制度不能代替人的主动作用。”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运筹帷幄,顺利统一了三国;近有沃尔玛运用堪称经典的人才管理经验,晋升全球最大、世界五百强连锁企业。

回到伊利集团,团队的稳定性,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实现所有业绩目标的基础。对于伊利而言,年,伊利提出了在年实现的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实现全球乳业五强和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年,伊利再次提出年成为全球乳业第一、全球健康食品前五的目标。

因此,现阶段稳定团队,无疑是企业运营者的头等考虑。那么,经营者应该如何留住人才呢?彼得·德鲁克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管理者要灵活运用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

而伊利集团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就是将股东、管理层、员工与企业利益深度捆绑,将个人利益和公司业务发展高度绑定,从而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促进业务发展,实现股东、管理层、员工、企业多方共赢。

再进一步说,股权激励不只是“利益绑定”和“利益激励”,股权激励在人才需求层级的每一个层面上都发挥作用:首先,可以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在进取中获得成就感;其次,情感上获得尊重,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最后,才是财务性回报。能在所有方面综合发挥作用,股权激励的效果才会最大。

可以说,股权激励几乎是物质和精神激励的完美结合。

放眼国内,股权激励已经成为普遍的留住优秀人才的金手铐,是圈住员工忠诚度的利器。以腾讯的长期规划股权激励为例,其从年开始便有长期持续的股权激励规划。向有志于在公司长期发展、且绩效表现持续优秀的骨干员工提供公司股票期权,让员工能分享公司业绩增长,使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发展的长远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多次股权激励之下,腾讯的市值已超过三万亿港元,成为国内顶尖的互联网公司。

伊利也不例外。在过去十多年里,伊利已经先后三次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比如年的股权激励计划,就将伊利和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奖惩机制领先在同期大型消费品企业打到了国内最领先水平。

伊利四次股权激励计划

而8月5日伊利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相对于以往三次的规模更大、覆盖人员更广、金额更高。公司对此次计划所带来的团队稳定等积极影响也充满期待。

伊利股份方面表示,“本次计划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股权激励机制,强化对公司管理层的激励与约束力度,充分调动经营管理团队积极性,激发卓越领导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利益结合在一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