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伊利正在用非常规手段,抢夺21世纪最重要 [复制链接]

1#

结合文内观点留言讨论。智谷君将综合留言质量和点赞数,抽取3位参与读者,各送出一本《事实: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

比尔?盖茨送给全美大学生的毕业礼物!避免情绪化决策,颠覆你思维方式的神作,畅销近20个国家,被《金融时报》《书单》《自然》等多家媒体赞誉。

当年《天下无贼》的一句台词传遍过大江南北: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

世间万物,人最宝贵。企业人才稳定与市场、技术、管理等都同等重要,不可或缺。然而人人都明白的道理,碰到一些利益问题,就变得有点不对味了。

不久前,伊利股份发布公告,拟以1.83亿回购股份,进行股权激励,回购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为3%。激励对象是董事、高管人员、核心技术骨干等人。授予价格为公告前一交易日价格的50%,即15.46元/股。

但公告一出,便激起千层浪,伊利的股价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看得出,对于这次股权激励计划,投资者们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但细细看下来,这些质疑声其实有点管窥蠡测,其原因嘛,让我们细细来分析。

01

放眼量,激励确保下一个十年腾飞

只发工资和年终奖足以留住人才嘛?NO!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才是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治理结构、持续引进人才、提升企业活力的利器。

伊利深知这一点,在此之前,已经实现了三次股权激励计划。其中年那次的“五强千亿”目标,股权激励就为伊利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年。当时乳制品行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同质化严重,饱和度高,伊利当年收入只有.79亿,利润32.01亿,利润率只有6.7%。

虽然处境艰难,但伊利还是迎难而上,提出了在年实现“五强千亿”的目标。

彼时,市场的不确定以及高不可攀的目标让团队士气和信心严重不足,内外部阻力巨大,目标进展缓慢。

为了鼓舞士气,年,伊利推出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是余名核心业务和技术人员。

正是这一关键时期的关键举措,把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目标牢牢困在一起,在之后的三年里,伊利实现了高速稳健增长,造就了年亿收入60亿利润的行业奇迹,与蒙牛拉开亿收入的差距,利润更是蒙牛的近一倍。

年年底以来,伊利股份业绩估值出现“戴维斯双击”,股价接近翻倍。“这个业绩的实现离不开稳定和战斗力超强的团队”潘刚曾在投资者见面会上动情的说过。

现在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其实也和上次一样,是为了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年伊利修订战略规划的时候制定了10年的战略规划——年成为全球乳业第一、全球健康食品前五!

而要实行这个目标,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稳定管理层团队。

02

误解,始于偏见!

进行大力度股权激励,利好公司长远发展

从公司公告中我们看出,这次激励计划针对的对象是公司的管理层以及核心技术骨干,共计人,占总股本数的3%。覆盖了公司所有关键的业务环节。

但良好的出发点,为何却引起投资者譬如“折价50%、授予管理层将使高管从中获利巨大,不利于中小股东、从5年符合增长率8%的要求来看,股权解锁难度较低”的质疑呢?

那是因为投资者对乳品行业以及伊利股份了解不够全面导致的。

首先,股权激励计划肯定不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因为对激励对象而言,其实6年的时间并不短,如果为了一己私利,想解禁套现的话那么周期会设计的更短。

而且为了进一步保证激励效果,本次伊利限制性股权激励*策也进一步突出了对核心团队的约束力:

严格的“约束”考核指标既涵盖了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和安全合规等方面进行个人综合考核,也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这两个核心指标作为业绩指标。

本次激励方案的业绩考核目标以年扣非净利润为基数,-年度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为8%、18%、28%、38%、48%,即CAGR8.2%。

并且要求-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为15%。这个目标是公司综合考虑了历史业绩、经营环境、行业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等相关因素制定的。

其次,实际激励收益并非部分投资者理解的那么大。从激励计划本身来看,表面上有一倍的利润空间,但事实上面对45%的个人所得税,六年50%左右的融资成本,按目前股价,实际收益率在5%以内,稍有不慎就会赔钱。

再加上目前不确定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本次激励计划的吸引力并不是如想像的那么可观。

事实也是如此,很多人觉得风险大(员工的个人贷款利率在10%左右,中国股权市场波动不确定高),资金回报率不足而没有全额认购导致有很大数量的股份被退回,伊利股份又无奈的进行了强制性二次分配。

再次,投资者认为的“5年符合增长率8%,股权解锁难度较低”的理解,也不正确。

过去5年,A股市场连续5年保持净利润8%以上的公司只有家,占比只有6%;再加上净资产收益率不能低于15%这一更硬核的指标,过去5年,A股市场满足要求的公司只有72家,占比只有2%。

另外,乳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没有垄断优势,因此成本的变动必然导致企业净利润的波动。因此在原材料涨价势头迅猛的背景下,以及国际宏观态势不稳定的形势下,做到8%左右的净利润的增长已是不易,何况还要考虑到连续5年保持的难度。

从这几点能看出,伊利的股权激励其实是相对合理的。

伊利当前常温板块优势明显,但低温、奶粉等业务仍然处于激烈竞争之中,而康饮、奶酪等事业部又刚刚起步,人才是快消品企业之竞争力根本,股权激励有助于公司绑定核心管理骨干,助益公司在冲击更高目标时拥有更强战斗力。

和普通投资者悲观态度不一样的是券商分析师们。最新研报中,对于伊利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大部分的分析师都表示了看好:

招商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杨勇胜表示,伊利公司激励方案落地,扩大激励对象,绑定核心骨干,通过优秀机制不断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五年维度力争50%的扣非业绩成长空间。因此,给予公司年28倍PE,维持35元目标价和“强烈推荐-A”评级;

国金证券表示,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期限为六年,期限较长,意味着管理层的稳定,对伊利保持龙头地位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03

破釜沉舟,迎战后千亿时代

从去年到现在,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竞争对手加大终端的促销买赠;再比如成本也在大幅提升,未来2-3年也会持续提升等,这些对于伊利来说,都是挑战,所以伊利要做到8%增长确实不容易。

但多难也要破釜沉舟、迎难而上。为了迎战后千亿时代,除了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保持核心团队稳定外,伊利未来还将会在这三个方面努力:1)未来并购标的增加了,要多调研,优中选优;2)企业内部赋能,做好老产品,加大培训新品;3)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咨询公司,数字化突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总的来说,伊利股份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不仅公平公正,也反映出伊利集团有着清晰的市场定位以及达成自己战略目标的决心。

在伊利的企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