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沦落的蒙牛,你到底比伊利差在了哪投资家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亿!伊利领跑亚洲

前段时间,伊利发布了年年报,业绩可不是一般的优秀:

公司年实现营业总收入近亿元,同期增长16.89%;营收较上年增长高达亿元,创史上最大增幅。

年,伊利股份净利润达到64.52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0.32%,再创亚洲乳业新高,其中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33%,持续稳居全球乳业第一名。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当下,年伊利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创出历史新高,实在是值得称赞。

但这,或许仅仅是个开始。

4月25日晚,伊利发布的年一季度财务显示,公司总营收为.3亿元,同比增长17.1%;净利润则高达22.8亿元。

一季度的开门红,又一次超出了市场预期。按照这个速度,年伊利的营收将超过亿,在年近亿营收的基础上再增加多亿!

这对于伊利这种发展非常完善、非常成熟的行业巨头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

三大业务,伊利完胜蒙牛

一提到伊利,人们自然会想到另一家公司蒙牛。那么蒙牛的财报情况如何呢?

年,伊利营业总收入.53亿元,增速为16.89%,蒙牛的年度总营收则为.77亿元,同比增长14.66%。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睿农乳业研究部整理

营收上,蒙牛差了伊利多亿。

来看一下两家公司具体业务线的对比:

1.在液态奶业务上,伊利年实现收入.79亿元,较去年增长99.13亿元,同比增长17.78%;而蒙牛收入为.15亿元,同比增长12.0%,与伊利收入差距为.64亿元,差距明显。

2.在奶粉及奶制品业务上,伊利年实现收入80.45亿元,较上期增加16.16亿元,同比增长25.14%,成人奶粉细分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6.7%,有机乳品细分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6.4%,婴幼儿配方奶粉细分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5.8%。

这一块,蒙牛同期收入为60.17亿元,虽然看起来不少,但主要得益于雅士利与君乐宝这些被蒙牛收购的品牌有较强的增长,蒙牛自主品牌在奶粉业务中的收入则是极低的。

3.在冷饮业务领域,伊利年实现收入49.97亿元,同比增长8.49%;蒙牛收入为27.23亿元,同比增长8.4%。这一项,蒙牛又是大大落后于伊利。

总体来看,蒙牛液奶差了伊利百亿规模,增速也落后;蒙牛奶粉、冷饮业务更是大幅度落后于伊利。

如果再比较净利润,蒙牛跟伊利的差距就更大了。

年,伊利实现净利润64.52亿元,蒙牛则为30.43亿元,比伊利差了33.97亿元,还不到伊利的一半。

盈利能力的巨大差距也反映在市值上。目前(以4月26日收盘市值为基准),伊利市值高达亿元人民币,蒙牛市值为亿港元,折合成人民币为亿,比伊利少了亿。

为何蒙牛的盈利能力比伊利差这么多?

研发投入的巨大差距是重要原因。

年,蒙牛研发投入1.59亿,同比增涨19.55%;而伊利的研发支出高达4.27亿,同比猛增.08%。伊利研发费用几乎是蒙牛研发投入的3倍。

年一季度,伊利研发费用高达近亿元,同比增长.85%。

高研发必然带来高附加值,进而带来高利润。

与伊利相比,蒙牛的研发支出实在是相形见绌了。

收购大比拼,蒙牛惨败伊利

奶源问题长期以来是蒙牛的痛,年中粮入股蒙牛后,从年到年5年期间,蒙牛战略并购频繁。

蒙牛收购的现代牧业,在年亏损了4.96亿元,蒙牛收购的中国圣牧,亏损力度更大,单是年上半年就亏损了10.67亿元。

饥不择食的收购资产,进而接连亏损,蒙牛背上了沉重负担。

与蒙牛“胡吃海塞”式的收购不同,伊利在收购上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那就是完善产业链,自己为自己提供生产原料。

年3月,伊利收购了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Westland,在加强了对海外优质奶源掌控之后,伊利的奶源优势将继续增强。

在整合全球资源的过程中,伊利对于全球市场内产业链布局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从伊利的强势发展不难看出,中国的乳制品行业正在迎来一场深刻变革,蒙牛已经沦为第二阵营品牌,伊利一家独强的时代正在到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