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早餐
1理性看待股价短期波动
上周五,伊利集团公布三季报后,股价出现了较大幅度波动。一些市场面消息就将二者联系起来,认为是三季报的表现不及预期拖累了股价。
年伊利股价从20元涨至35元,又跌至年中的28元,和反弹至近日近40元的过程,我始终坚定看好伊利,也不认为短期的回调值得忧虑。实际上,上周五跌下来,这周伊利的股价就出现了小幅回升,反弹到了37元附近。
追涨杀跌是散户投资者的通病。在行为金融学中,这些现象被表述为“过度自信”、“侥幸心理”、“损失厌恶”、“从众心理”等。当股票价格快速下跌时,散户投资者缺乏足够可靠的信息、希望自己的股票只涨不跌且自控力较差,看到亏损就忍不住想割肉。
但对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来说,自己看好的股票股价越跌反倒越兴奋,因为这正是买入建仓的良机。影响短期涨跌的因素有很多:公司业绩、大盘资金面、市场情绪,即使是以长牛著称的美股,以如今美股市场上的现象级大牛股特斯拉为例,一年涨了10倍,但也一度回撤30%。
上市以来,伊利的股价涨了多少呢?答案是,倍,同时累计分红额约.57亿元。其累计涨幅甚至超过了价投标杆的贵州茅台(茅台上市首日35.55元,年10月29日收盘后复权股价为,17元,累计涨幅倍,年化收益率为36.09%),由此足以见得伊利股份作为乳业龙头,给长期投资者带来的惊人投资回报。过去三个月,伊利市值连续刷新历史记录,突破亿,近三月涨幅超过30%,整体涨势强劲。
在这些上涨过程中,当然也出现过回调。事实上,每逢发财报必回调已经成为了一些股票的常态,在投资学上这叫做“price-in”,即在定期报告发布前两三天,一些投机资金会大举买入业绩预喜的企业股票,待到业绩发布后便快速卖出,赚取超短线利润。伊利股价在三季报之后出现一些下跌,恰恰反映了短线资金对其业绩的看好。
2三季报的亮点
那么,这份被部分市场消息认为是不及预期的三季报,究竟表现如何?
事实上,表现非常好。
一是营收净利双增长,销售费用率下降,净利率提升。根据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全部录得同比转正,增速分别为7.28%、6.99%、10.32%,势头非常强劲。如果剔除1.4亿股权激励摊销影响,三季度扣非增长接近24%净利率提升更是一个可喜的信号。由于销售费用率降至20.4%,并且规模效应持续体现,三季度的净利率增加至8.7%,7.6%。
二是竞争优势明显,疫情后市占率提升,白奶维持较快增长、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安信证券研报指出,疫情期间白奶滞销,伊利基于坚实的渠道基础,供应链反应速度快,二季度实现较好恢复,而中小乳企由于无法承担高额的渠道费用,部分永久性退出市场,伊利强势抢占终端资源,市占率持续提升,据公司公告,二季度液态奶增16.9%,白奶增速更高,三季度渠道反馈良好。
疫情期间伊利的高端白奶进行大力度促销活动,当价格带回归正常后,有部分消费习惯留存,同时疫情后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公司也在终端陈列上主动引导,促进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渠道反馈某区域目前金典有机占比达20%。
三是奶源紧缺的问题有望缓解。上游奶源紧张是被很多人视为利空,而笔者反而认为是利好的消息。由于我国奶牛存栏量持续下滑,而乳制品需求持续增加,上游原奶供需偏紧。伊利股份积极布局上游奶源,拟要约收购中地乳业,可进一步提升对上游奶源的掌控力、保障原奶供应、平滑原奶上行压力。这就是强者恒强的道理,越是龙头企业,越有望通过收购布局等来获取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3风口下的长期主义
今年,是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全球经济遭到重挫,但中国经济走出了全球市场的一枝独秀,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
在这种背景下,A股市场愈发引起全球投资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