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正值A股市场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披露期,持有“白马股”的投资者却过得胆战心惊。4月6日,健康体检领域的头部企业美年健康股价跌停;原料药行业头部企业华海药业4月7日和8日连续两日触及跌停;4月9日,因业绩预告不及预期,顺丰控股更是毫无悬念的一字跌停……“白马股”突然成了投资者手中烫手山芋,更有人戏称“一天杀一个白马股”。
从美年健康闪崩跌停开始,近期已经有美年健康、华海药业、顺丰控股、康弘药业、中国中免、恒瑞医药等行业龙头接连出现股价大幅下跌。业内人士分析称,前期估值过高和业绩不及预期是各只“白马股”频遭重挫的主要原因。
从具体闪崩的股票看,顺丰控股无疑是近期A股最大的一颗“地雷”。4月8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亏损9亿元至11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9.07亿元。4月9日开盘,顺丰控股开盘一字跌停。截至4月14日收盘,顺丰控股股价报收64.42元/股,近四个交易日跌去逾20%。
4月13日,年机构重仓的“白马股”中国中免放量跌停,盘中有市场传言称该公司一季报业绩或不及市场预期。当日收市后,中免随即发布年第一季业绩快报,公司年度一季度实现总营收.34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净利润28.4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万元。有业内投资人表示,该公司净利润未到30亿元以上,或未达到市场预期。
所谓“白马股”,通常是指长期绩优、回报率高并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股票。其中的核心考量维度就是业绩优良,也因此一旦该公司业绩出现亏损或不达预期,其股票价格往往会因短期资金出逃而出现下跌。
“因前期股价涨幅过大,已提前透支了业绩预期。‘白马股’的估值较高,在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将进一步缩紧的背景下,业绩不达预期成为了资金流出的促发因素,机构调仓抛售导致‘白马股’被超卖,接连闪崩。”投行从业者何南野对记者表示。
“白马股”接连闪崩会对近期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吗?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白马股”近期的接连走低不局限于某一个行业,而是一些前期的热点行业出现了其代表性个股轮动性的闪崩,这种情况或将加大市场部分投资者的焦虑情绪,出现助跌的情况。
何南野认为,一是不利于股票指数的走稳。年后至今,市场主要指数均呈下跌趋势,要止住跌势,作为股票指数重要组成部分的‘白马股’必须走稳。二是会对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产生较大的波动,“白马股”走稳是市场信心恢复的重要保障。
在“白马股”股接连遭遇闪崩之际,记者却发现北向资金在果断买入。4月12日至14日的3个交易日中,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达.06亿元。其中,4月13日北上资金单日净买入金额达84.71亿元,为近一个月来的最大单日净买入额。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中免、中国平安、歌尔股份、伊利股份等“白马股”依然是北上资金的追捧的热点,4月12日至14日,中国中免的北上资金净买入额达12.06亿元。
“整体来看‘白马股’依然拥有最好的基本面,依然受到各路资金的追捧,特别是外资的青睐,但由于过去几年涨幅过大,累积了大量的获利盘,因此一旦出现年报或者季报业绩低于预期的情况,就会出现短期回调,但这种回调属于短期现象,并不是长期趋势。”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对于后市投资“白马股”应注意些什么?陈雳认为,白马股虽好,但投资仍要看估值,对于一些涨幅前期过大的个股,对应的业绩释放或技术突破等一些长久因素要加以考量,看能够是否跟得上、支撑得住估值。
何南野建议,如果已经持有白马股,投资者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从历史波动的角度,短期的冲击对‘白马股’影响有限,其价值相对容易实现修复。如果是准备投资的人士,则建议进一步观望或定投,待股票指数走稳之后再加大仓位。“从目前的‘白马股’股价走势看,年后至今的回撤幅度相对较大,对于一些好的行业或个股,有调整才有机会,很多股票已经体现出较好的投资价值,其股价的上涨依然值得期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马春阳)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