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晚间,药明康德(.SH)发布公告称,公司的7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1.93%的股份。5月6日早间,该公司的股票以跌停价开盘后一度遭到拉升,但很快又随着大盘下行而回落,截至当日收盘,股价报收80.84元,跌幅为8.68%,最新总市值为.88亿元。(图片来源:富途证券)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股份都是解禁刚到期就被立刻减持,以当日的市值来算规模达到了.84亿元。解禁到期后减持百亿资料显示,药明康德成立于年12月,并在年5月实现上市。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合同研发服务(CRO)、小分子CDMO/CMO服务、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CDMO/CMO服务。目前,该公司的实控人为GeLi、刘晓钟、张朝晖、NingZhao,持股比例分别为10.41%、1.08%、1.05%、0.99%。公告显示,此次股东减持的股份全部是在IPO前取得的,减持原因主要包括基金投资正常退出以及自身资金需求。(图片来源:Wind)资料显示,药明康德在5月8日将有6.14亿股首发限售股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的52.51%,解禁股数量是解禁前流通股数量的近6倍,市值超过亿元。这也就是说,上述的7名股东在解禁刚到期就开启了大规模的减持。实际上,药明康德上市一年,公司的业绩表现还不错。年度的年报显示,该公司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总收入为96.14亿元,同比增长了23.8%;同期的净利润为22.61亿元,同比增长84.22%。而药明康德在年一季度的营业收为27.69亿元,同比增长了29.31%;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是3.86亿元,同比增长了32.97%。(图片来源:同花顺)众所周知,药明康德首发价格为21.6元,而最新收盘价为80.84元,这些股东仅上市后股价上涨的收益就已接近4倍,而实际上首发限售股的股东们持股成本还要低于发行价格。因此,落袋为安、锁定利润或许是药明康德股东此次迫不及待进行减持的主要原因。5月逾亿股将解禁事实上,5月份有很多上市公司的限售股都开始解禁了,不过药明康德逾亿元的解禁市值占据了5月解禁市值近25%的比例。Wind数据显示,5月共有家公司合计.06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以4月30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达到了.53亿元,而且5月解禁市值是未来10个月解禁市值最低的一个月,6月的解禁市值则是全年的高峰。具体来看,以4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5月第一周的解禁市值最高为.65亿元,涉及53家公司合计46.64亿股上市流通,其余三周,解禁市值分别为.47亿元、.26亿元、.15亿元。从个股的解禁数量来看,第一创业(.SZ)排在首位,解禁数量为15.84亿股,国盛金控(.SZ)以9.95亿股排名第二,招商证券(.SH)排名第三,解禁8.15亿股。此外,新潮能源(.SH)、中国动力(.SH)、同济堂(.SH)、兆新股份(.SZ)、药明康德、东方集团(.SH)、多伦科技(.SH)等公司排在前十。(图片来源:Wind)从个股的解禁市值来看,以4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本月解禁市值超过亿元的公司共有8家,分别为药明康德、中国动力、深信服(.SZ)、招商证券、国盛金控、先导智能(.SZ)、第一创业、紫光股份(.SZ)。从解禁股份类型分类,利亚德(.SZ)、顺灏股份(.SZ)、名家汇(.SZ)等65家公司解禁的是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北京利尔(.SZ)、世嘉科技(.SZ)、福大合金(.SH)等25家公司解禁的是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杭锅股份(.SZ)、顾家家具(.SZ)、雷科防务(.SZ)等20家公司解禁的是股权激励限售股份;雷曼光电(.SZ)、星辉娱乐(.SZ)等公司解禁的是追加承诺限售股;伊利股份(.SH)解禁的则是股权激励一般股份。从解禁股所处行业来看,制造业的有71家占据了绝大部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则有14家,其他行业的解禁股不算太多。值得注意的是,解禁股份数量是解禁前流通股数量一倍多的则有药明康德、汇嘉时代(.SH)、多伦科技、世嘉科技(.SZ)、紫光股份、越博动力(.SZ)等公司。这些上市公司由于流通股的大量增加,对自身股价的影响相对较大,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