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伊利出昏招让商业归商业,收起挟洋自重 [复制链接]

1#

6月20日,伊利发出公开信就北京冬奥会赞助权益问题指责蒙牛联合国际奥委会的操作方式。简单说,就是个商业纠纷问题。

这个纠纷涉及到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TOP赞助商)的权益使用和主办国市场开发权存在的冲突,双方其实各有各的道理。

然而,伊利的公开信中却使用了“联合美国企业”、“不顾民族大义”、“挟洋自重”等措辞。这等指责在当前环境下的杀伤力堪称敏感,伊利用心之恶实在是令人反感。

另外,我也不禁有些惊讶。民企伊利,居然这么有胆量,公开给央企中粮蒙牛戴“挟洋自重”的帽子?

没错,伊利现在是民企,在中国民营企业强中以.6亿的营收排名第82位。在这份排行榜中没有蒙牛,因为蒙牛如今在中粮麾下,已属国企。

但如果回到10年前的年,可以看到在中国民营企业强里,蒙牛高居第20位,当时《赢在中国》创业大赛火遍全国,牛根生是评委之一,正是声望最高的时候。那时伊利没有上这个榜,因为伊利当时算作国企。

伊利在今天这封公开信中,还标榜年北京奥运会选择了自己而不是蒙牛做合作伙伴,但却没提彼时它的国企身份优势让它胜过了蒙牛。

也就是在年,三聚氰胺事件重创中国乳业,蒙牛和伊利都深陷其中。民企蒙牛走投无路,最终委身央企中粮门下,牛根生杨文俊姚同山邓九强等创始人都逐渐淡出。国企伊利虽也受挫,却很快恢复过来,并在此后的发展中将蒙牛甩开了一大截,而且在年的中国民企强中出现了伊利的名字,潘刚更是成为伊利的第三大股东和第一大个人股东。

这其中的故事够不够琢磨的?

闷声发大财就罢了,如今还这么高调地用如此严重的措辞指责央企中粮蒙牛,伊利的高层究竟是怎么想的?

最后,就事论事,再看看中粮蒙牛和可口可乐的合作有无道理。

可口可乐属于国际奥委会最顶级的赞助商,获得的是非酒精饮料授权,包括乳制品。而中粮和可口可乐有合资企业——中可饮料公司,由中粮控股。可口可乐目前在中国没有乳制品业务,于是把其中乳制品部分让与合资伙伴中粮旗下的蒙牛,很难理解吗?其实,蒙牛能够赞助年俄罗斯世界杯,也是因为可口可乐把世界杯乳制品授权让给了蒙牛。

还是那句话,商业纷争就该在商业的规则内解决,伊利扣大帽子的行为殊不可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