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神奇的土地,总是孕育着顽强的企业。
不得不说,在我国很多的企业,在面临重大变故之后,往往都会神奇的复活。这里面的变故,绝对不是简单的小事。比如,双汇发展的瘦肉精事件、伊利奶粉汞超标事件等。
要知道,这些都是企业食品产品质量的问题,但是如今,他们都强势崛起,如果是换做国外会是什么样呢?这就是我们跟其他国家的不一样。
当然,对于产品食品质量问题,另一个就是财务造假的问题,著名的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几百亿,结果依然没有被退市,以ST的形式活跃在A股市场上。与之相比的是,瑞幸咖啡,也是被曝光财务造假,22亿元人民币,股价暴跌80%。
有不少人都认为瑞幸咖啡要完蛋了,特别是年的时候,然而三年过去了,它依然活得好好的。根据8月8日,瑞幸咖啡公布了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瑞幸咖啡本季度总净收入同比增长72.4%,达到32.亿元人民币。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达到41.2%,自营门店层面利润率达30.6%。
财务造假危机、重组管理层之后,瑞幸逐步走出阴霾。8月8日美股盘前,瑞幸咖啡公布了年二季报,当季收入同比增长72.4%,至32.99亿元;自营店与加盟店双双增长,门店数量达到家。
不得不说,我们经常说对产品质量、食品安全、财务造假保持零容忍态度,查到一起,彻查一起。相比较而言,这种彻查和惩处的力度,给我们的感觉,并不是特别到位。
同样是财务造假,康美药业没有被退市,瑞幸咖啡在美国被退市,也可以看到我国和其他国家在处理企业违法的问题,存在不同路径。康美至今都没有退市,而瑞幸咖啡被直接退市。
相比较而言,中国对企业犯错或犯法的容忍度,包容度,还是高于其他国家,会给予企业的第二次生命。不得不说,我们得到了圣人孔子的真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从根据二季度数据显示,瑞幸咖啡净亏损1.15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0.21亿元。净亏损主要由于包含了一笔2.77亿元的为股东诉讼当事人留出的准备金。剥离股权激励费用、准备金等因素后,Non-GAAP(非美国会计准则)口径下,瑞幸二季度实现净盈利,净利润为2.68亿元,同比增长了约%。
瑞幸咖啡是否重回美国资本市场,也许就要看美国资本市场,如何去看待和处理了。
不过,对于瑞幸咖啡而言,它最大的竞争对手星巴克,第二季度财报,是不尽人如意的,中国市场的营收为5.4亿美元,同比下滑40%;同店销售收入同比下滑44%,其中交易量同比下滑43%,客单价下滑1%。门店规模增长了12%,达到家。
目前咖啡巨头,瑞幸咖啡恐怕是唯一跟星巴克板扳手腕的竞争者了,从当下的情况来看,瑞幸的商业模式,更为狂野,采取双边路径,直营+加盟模式;而星巴克,目前仅仅是直营模式,缺少加盟模式。
当然,从两者的定位消费群体不同,瑞幸咖啡是定位中低端消费群体,而星巴克定位高端群体。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都会打入竞争对手的腹地,瑞幸咖啡也会慢慢升级,开展高端咖啡模式;而星巴克也会打开中低端消费群体的入口。
从国际市场范围来看,星巴克已经拥有庞大的国际市场,而瑞幸咖啡,在国际市场并没有取得特别的成就。不过,中国市场对于瑞幸咖啡来说,已经相当庞大了,未来进攻国际市场,也只是时间问题。当下的情况,星巴克在中国的市场,正在慢慢被瑞幸咖啡蚕食。
瑞幸咖啡可谓是劫后余生,能否凭借中国市场,干掉星巴克,这条路还很长。